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伏犀相关词语有哪些

伏犀相关词语有哪些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伏犀的词语有:起起伏伏,犀灯然,伏犀贯顶。

伏犀的词语有:伏犀接眉,伏伏帖帖,伏犀。2:注音是、ㄈㄨˊㄒ一。3:简体是、伏犀。4:拼音是、fú xī。5:结构是、伏(左右结构)犀(半包围结构)。6:繁体是、伏犀。

关于伏犀的诗词

《郎中挽诗·阉茂之年拜伏犀》  《浣溪沙·月角珠庭映伏犀》  

伏犀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伏犀指人前额至发际骨骼隆起。旧时迷信者以为显贵之相。《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唐李贤注:“匿犀,伏犀也。谓骨当额上入发际隐起也。”《旧唐书·方伎传·袁天纲》:“马侍御伏犀贯脑,兼有玉枕,又背如负物,当贵不可言。”明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此子顶圆眼秀,人中端正,山根直接印堂,合伏犀贯顶法,宜令读书。”综合释义:指人前额至发际骨骼隆起。旧时迷信者以为显贵之相。《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唐李贤注:“匿犀,伏犀也。谓骨当额上入髮际隐起也。”《旧唐书·方伎传·袁天纲》:“马侍御伏犀贯脑,兼有玉枕,又背如负物,当贵不可言。”明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此子顶圆眼秀,人中端正,山根直接印堂,合伏犀贯顶法,宜令读书。”伏犀[fúxī]指人前额至发际骨骼隆起。旧时迷信者以为显贵之相。《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唐李贤注:“匿犀,伏犀也。谓骨当额上入发际隐起也。”《旧唐书·方伎传·袁天纲》:“马侍御伏犀贯脑,兼有玉枕,又背如负物,当贵不可言。”明·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此子顶圆眼秀,人中端正,山根直接印堂,合伏犀贯顶法,宜令读书。”汉语大词典:指人前额至发际骨骼隆起。旧时迷信者以为显贵之相。《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唐李贤注:“匿犀,伏犀也。谓骨当额上入发际隐起也。”《旧唐书·方伎传·袁天纲》:“马侍御伏犀贯脑,兼有玉枕,又背如负物,当贵不可言。”明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此子顶圆眼秀,人中端正,山根直接印堂,合伏犀贯顶法,宜令读书。”其他解释:骨骼名。天庭至头顶名伏犀骨。《唐书·袁天纲传》:「见窦轨曰:『君伏犀贯玉枕,十年且显,见马周曰,马君伏犀贯脑,背若有负,贵验也。』。」;《稗编》:「从天庭贯顶,名伏犀骨。」其他释义:1.指人前额至发际骨骼隆起。旧时迷信者以为显贵之相。

二、引证解释

⒈指人前额至发际骨骼隆起。旧时迷信者以为显贵之相。引《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唐李贤注:“匿犀,伏犀也。谓骨当额上入髮际隐起也。”《旧唐书·方伎传·袁天纲》:“马侍御伏犀贯脑,兼有玉枕,又背如负物,当贵不可言。”明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此子顶圆眼秀,人中端正,山根直接印堂,合伏犀贯顶法,宜令读书。”

三、词语解释

指人前额至发际骨骼隆起。旧时迷信者以为显贵之相。伏犀[fúxī]⒈指人前额至发际骨骼隆起。旧时迷信者以为显贵之相。

关于伏犀的成语

牙签犀轴  拔犀擢象  燃犀温峤  犀牛望月  犀顶龟文  牛渚燃犀  犀照牛渚  心有灵犀  犀角烛怪  拽象拖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