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伏罪相关词语有哪些

伏罪相关词语有哪些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伏罪的词语有:伏伏腊腊,罪,扁扁伏伏。

伏罪的词语有: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罪上加罪,蔽罪。2:简体是、伏罪。3:繁体是、伏罪。4:结构是、伏(左右结构)罪(上下结构)。5:注音是、ㄈㄨˊㄗㄨㄟˋ。6:拼音是、fú zuì。

关于伏罪的成语

哀告宾伏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发奸擿伏  钓伏渡挽  发奸摘伏  伏尸百万  罪上加罪  伏伏腊腊  打埋伏  此伏彼起  

关于伏罪的造句

1、军士听此言,不禁大惊,“蹶然大骇伏罪”,军士没想到陆羽品水本领如此之高,只好据实相告。  

2、刘瑾受贿便欲治李高死罪,闻知陶琰从中作梗,勃然大怒,假传圣旨把陶琰押入大牢,将近两月等待陶琰告饶伏罪。   

3、我明知今天向您陈述主张明天就可能伏罪受死,可是我决不想逃避。  

4、载伏罪己,祭天剑云麓诛杀巫辰,更以本源之力起幽冥之印将巫辰之魂封于弥山,然凡间万般邪念已起,再无挽回之可能。  

5、师姐,就像你所说的那样,我若伏罪,最好的结果也只是个废人。  

关于伏罪的近义词

认罪  服罪  

伏罪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伏罪伏罪,原指受到应有的惩罚;现指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见《史记·循吏列传》:“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综合释义:服罪;认罪。《史记·循吏列传》:“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宋叶适《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彭遂伏罪,一州称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妇不知此事先为所侦,遂惶骇伏罪。”过去未暴露的罪行。《汉书·元后传》:“是岁,新都侯莽告长伏罪与红阳侯立相连,长下狱死,立就国。”颜师古注:“伏罪谓旧罪阴伏未发者也。”《东观汉记·北海靖王刘兴传》:“县吏张申有伏罪,兴收申案论,郡中震慄。”承认自己的罪。《后汉书.卷三三.冯鲂传》:「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听各反农桑,为令作耳目。」犯罪处了死刑。《史记.卷四三.赵世家》:「晋国有法,始乱者死。夫二子已伏罪而安于独在。」隐伏未发的罪。《汉书.卷九八.元后传》:「是岁,新都侯莽告长伏罪与红阳侯立相连,长下狱死,立就国,语在长传。」承认自己的罪。【造句】经办案人员晓以大义后,嫌犯终于悔过伏罪。汉语大词典:(1).服罪;认罪。《史记·循吏列传》:“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宋叶适《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彭遂伏罪,一州称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妇不知此事先为所侦,遂惶骇伏罪。”(2).过去未暴露的罪行。《汉书·元后传》:“是岁,新都侯莽告长伏罪与红阳侯立相连,长下狱死,立就国。”颜师古注:“伏罪谓旧罪阴伏未发者也。”《东观汉记·北海靖王刘兴传》:“县吏张申有伏罪,兴收申案论,郡中震慄。”国语辞典:承认自己的罪。辞典修订版:承认自己的罪。《后汉书.卷三三.冯鲂传》:「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听各反农桑,为令作耳目。」犯罪处了死刑。《史记.卷四三.赵世家》:「晋国有法,始乱者死。夫二子已伏罪而安于独在。」隐伏未发的罪。《汉书.卷九八.元后传》:「是岁,新都侯莽告长伏罪与红阳侯立相连,长下狱死,立就国,语在长传。」辞典简编版:承认自己的罪。 【造句】经办案人员晓以大义后,嫌犯终于悔过伏罪。其他解释:1.服罪,伏刑。有罪当伏法也。《左传·隐公十一年》:「既伏其罪矣。」;《史记·赵世家》:「夫二子已伏罪。」;《汉书·景帝纪》:「有罪者不伏罪。」;《后汉书·冯鲂传》:「鲂曰:『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其他释义:承认自己的罪过:低头~。也作服罪。

二、词语解释

伏罪fúzuì。(1)原指受到应有的惩罚;现指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基础解释:[admitone/'sguilty]原指受到应有的惩罚;现指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

三、引证解释

⒈服罪;认罪。引《史记·循吏列传》:“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宋叶适《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彭遂伏罪,一州称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妇不知此事先为所侦,遂惶骇伏罪。”⒉过去未暴露的罪行。引《汉书·元后传》:“是岁,新都侯莽告长伏罪与红阳侯立相连,长下狱死,立就国。”颜师古注:“伏罪谓旧罪阴伏未发者也。”《东观汉记·北海靖王刘兴传》:“县吏张申有伏罪,兴收申案论,郡中震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