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国的词语有:附国,附属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附国的词语有:中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繁体是、附國。3:结构是、附(左右结构)国(全包围结构)。4:注音是、ㄈㄨˋㄍㄨㄛˊ。5:拼音是、fù guó。
关于附国的成语
怀敌附远 附影附声 根株附丽 苍蝇附骥 凤附龙攀 避凉附炎 蛾附蜂屯 寒附火者 蛾附蠭屯 国中之国
关于附国的造句
1、有一些表现历来都好,老实,归附国法,可以给以社员的称号.
2、供军事机关、军事学校及军医院使用之自用未变性酒精,应检附国防部之同意文件。***/zj-161746/附国造句
3、供军事机关、军事学校及军医院使用之自用未变性酒精,应检附国防部之同意文件。
4、高丽拒命,天讨再加,传世九百,一朝殆灭,岂非边天之咎徽,衡大之明鉴与!况尔海外小邦,高丽附国,比之中国,不过一郡,士马刍粮,万分不及。
5、有一些表现历来都好,老实,归附国法,可以给以社员的称号.【***造句网***/zj-161746/】
附国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古部落名。分布于今四川西部和昌都地区。隋唐时居民约两万户,从事农业为主,垒石为碉房,以皮船渡河。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其王遣使朝贡。唐初为吐蕃所并。引《北史·附国传》:“附国者,蜀郡西北二千餘里,即汉之西南夷也……大业四年,其王遣使素福等八人入朝。”⒉附庸。引《魏书·崔玄伯传》:“詔羣臣及附国渠帅皆会葬,自亲王以外,尽令拜送。”
二、网络解释
附国附国,中国西南古代民族。居于蜀郡西北境外,分布于今四川西部地区东部昌都地区。综合释义:古部落名。分布于今四川西部和昌都地区。隋唐时居民约两万户,从事农业为主,垒石为碉房,以皮船渡河。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其王遣使朝贡。唐初为吐蕃所并。《北史·附国传》:“附国者,蜀郡西北二千餘里,即汉之西南夷也……大业四年,其王遣使素福等八人入朝。”附庸。《魏书·崔玄伯传》:“詔羣臣及附国渠帅皆会葬,自亲王以外,尽令拜送。”
三、词语解释
1.古部落名。分布于今四川西部和昌都地区。隋唐时居民约两万户﹐从事农业为主﹐垒石为碉房﹐以皮船渡河。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其王遣使朝贡。唐初为吐蕃所并。2.附庸。附国[fùguó]⒈古部落名。分布于今四川西部和昌都地区。隋唐时居民约两万户,从事农业为主,垒石为碉房,以皮船渡河。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其王遣使朝贡。唐初为吐蕃所并。⒉附庸。基础解释:古部落名。分布于今四川西部和昌都地区。隋唐时居民约两万户﹐从事农业为主﹐垒石为碉房﹐以皮船渡河。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其王遣使朝贡。唐初为吐蕃所并。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