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伏腊相关词语有哪些

伏腊相关词语有哪些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伏腊的词语有:伏伏腊腊,扁扁伏伏,腊八面。

伏腊的词语有:腊八米,腊八豆,搏腊。2:简体是、伏腊。3:注音是、ㄈㄨˊㄌㄚˋ。4:结构是、伏(左右结构)腊(左右结构)。5:繁体是、伏臘。6:拼音是、fú là。

关于伏腊的成语

岁时伏腊  哀告宾伏  厚味腊毒  钓伏渡挽  此伏彼起  腊尽春来  寒冬腊月  打埋伏  发擿奸伏  残冬腊月  

关于伏腊的造句

1、上又以其弟九章、九皋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  

2、“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  

3、岁时伏腊犹祠庙,麟阁勋名孰与班?”。  

4、“朝于斯夕于斯,岁时伏腊祭(袁可立)于斯。  

5、自宽没后,遂断绝游从,不听琴瑟;岁时伏腊,哀恸而已。  

伏腊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亦作“伏臈”。⒉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引《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后汉书·孝明帝纪》:“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於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明唐顺之《皇陵行》:“伏臈烝尝时不后,清明寒食更浇酒。”⒊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引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周书·晋荡公护传》:“每四时伏腊,高祖率诸亲戚,行家人之礼,称觴上寿。”《梁书·处士传·何胤》:“每伏腊放囚还家,依期而返。”清钱谦益《寿何峄县序》:“两从叔翩翩少年,岁时伏腊,与先生辈徵逐讌饮,有承平王孙之乐。”⒋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引唐白居易《江楼早秋》诗:“欲作云泉计,须营伏臈资。”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此虽与兄弟亲戚相远,而伏腊稍充足,居室稍宽。”《金史·王去非传》:“督妻孥耕织以给伏腊。”

二、网络解释

伏腊伏腊,汉语词语,读音是fúlà,亦作“伏臈”,一指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一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也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综合释义:亦作“伏臈”。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后汉书·孝明帝纪》:“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於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明唐顺之《皇陵行》:“伏臈烝尝时不后,清明寒食更浇酒。”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周书·晋荡公护传》:“每四时伏腊,高祖率诸亲戚,行家人之礼,称觴上寿。”《梁书·处士传·何胤》:“每伏腊放囚还家,依期而返。”清钱谦益《寿何峄县序》:“两从叔翩翩少年,岁时伏腊,与先生辈徵逐讌饮,有承平王孙之乐。”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唐白居易《江楼早秋》诗:“欲作云泉计,须营伏臈资。”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此虽与兄弟亲戚相远,而伏腊稍充足,居室稍宽。”《金史·王去非传》:“督妻孥耕织以给伏腊。”汉语大词典:亦作“伏臈”。(1).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后汉书·孝明帝纪》:“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于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于一奠。”明唐顺之《皇陵行》:“伏臈烝尝时不后,清明寒食更浇酒。”(2).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周书·晋荡公护传》:“每四时伏腊,高祖率诸亲戚,行家人之礼,称觞上寿。”《梁书·处士传·何胤》:“每伏腊放囚还家,依期而返。”清钱谦益《寿何峄县序》:“两从叔翩翩少年,岁时伏腊,与先生辈徵逐宴饮,有承平王孙之乐。”(3).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唐白居易《江楼早秋》诗:“欲作云泉计,须营伏臈资。”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此虽与兄弟亲戚相远,而伏腊稍充足,居室稍宽。”《金史·王去非传》:“督妻孥耕织以给伏腊。”国语辞典:夏之伏日及冬之腊日,为秦汉时令名。伏腊[fúlà]⒈夏之伏日及冬之腊日,为秦汉时令名。引《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唐·白行简《李娃传》:「娃既备礼,岁时伏腊。」⒉伏祠腊祭,或以夏祭为伏,冬祭为腊。引《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每上冢伏腊,祠黄石。」《文选·潘岳·闲居赋》:「牧羊酤酪,以供伏腊之费。」辞典修订版:夏之伏日及冬之腊日,为秦汉时令名。《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唐.白行简《李娃传》:「娃既备礼,岁时伏腊。」伏祠腊祭,或以夏祭为伏,冬祭为腊。《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每上冢伏腊,祠黄石。」《文选.潘岳.闲居赋》:「牧羊酤酪,以供伏腊之费。」其他解释:伏祠腊祭也。或曰夏祭曰伏,冬祭曰腊。六月伏日为伏,冬至后三戌为腊。《史记·留侯世家》:「每上冢,伏腊祠黄石。」;《汉书·杨恽传》:「田家作苦,岁时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于一奠。」;《晋书·潘岳传》:「牧羊酤酪,以俟伏腊之费。」其他释义:1.亦作'伏臈'。2.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3.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4.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

三、词语解释

1.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2.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3.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伏腊[fúlà]⒈亦作“伏臈”。⒉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⒊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⒋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

关于伏腊的诗词

《鹧鸪天·伏腊归宁已怆然》  《送祖咏·田家宜伏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