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附骥尾相关词语有哪些

附骥尾相关词语有哪些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附骥尾的词语有:附骥攀鸿,骥尾,以附骥尾。

附骥尾的词语有:附骥攀鳞,附人骥尾,附骥之尾。2:拼音是、fù jì wěi。3:繁体是、附驥尾。4:结构是、附(左右结构)骥(左右结构)尾(半包围结构)。5:简体是、附骥尾。6:词性是、成语。7:注音是、ㄈㄨˋㄐ一ˋㄨㄟˇ。

关于附骥尾的造句

1、蕾莉安娜思忖片晌,淡淡地道,既然您已经打定主意,我自当依附骥尾。  

2、几大玄门颇是不屑,空空子却道是愿附骥尾。  

3、鄙人这本《书鱼知小》多属蛀古书之心得,窃比蝇附骥尾,都怕没有资格。  

4、郭威的开诚布公让宋延渥大为感动,当即决定拉出全部州兵以附骥尾,随邺都行营大军共同赴阙,至于滑州自然是交与郭威全权处置。  

5、况燕太子丹门下宾客,一个个金玉锦绣,器宇轩昂,比之自己主人还要富贵多多,这些宾客心里羡慕多多,早有劝主人相投之意,自己也好追附骥尾。  

附骥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附骥尾fùjìwěi。(1)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仰仗他人而成名。一般用作谦词。附骥尾[fùjìwěi]⒈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仰仗他人而成名。一般用作谦词。例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王褒《四子讲德沦》英putoneselfunderthepatronageofabigwig;基础解释: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仰仗他人而成名。

二、引证解释

⒈蚊蝇附在马的尾巴上,可以远行千里。比喻依附先辈或名人之后而成名。引《史记·伯夷列传》:“颜渊虽篤学,附驥尾而行益显。”司马贞索隐:“按:苍蝇附驥尾而致千里,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彰也。”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汉皇甫规深以不与党人为耻,数子碌碌,乃获附驥尾。”后常用为自谦的套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苗生》:“苗忽至,左携巨尊,右提豚肘,掷地曰:‘闻诸君登临,敬附驥尾。’”亦省作“附尾”、“附驥”。南朝宋鲍照《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扳龙不待翼,附驥絶尘冥。”宋黄庭坚《次韵吉老十小》诗之二:“痴蝇思附尾,惊鹤畏乘轩。”明何景明《送崔氏》诗之三:“结髮与君友,附驥思一鸣。”《红楼梦》第三七回:“若不依我,我也不敢附驥了。”综合释义:附着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仰仗别人而成名。常作谦词。俟破贼立功,庶可~以成名耳。◎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八卷附骥尾[fùjìwěi]比喻依靠他人而得名。《史记.卷六一.伯夷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因到大邦,必要请一位大名下的先生,以附骥尾。」网友释义:附骥尾,典故名,典出《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指蚊蝇附在马的尾巴上,可以远行千里。后遂以“附骥尾”比喻依附先辈或名人之后而成名。后常用为自谦的套语。亦省作“附尾”、“附骥”汉语大词典:蚊蝇附在马的尾巴上,可以远行千里。比喻依附先辈或名人之后而成名。《史记·伯夷列传》:“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司马贞索隐:“按: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彰也。”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汉皇甫规深以不与党人为耻,数子碌碌,乃获附骥尾。”后常用为自谦的套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苗生》:“苗忽至,左携巨尊,右提豚肘,掷地曰:‘闻诸君登临,敬附骥尾。’”亦省作“附尾”、“附骥”。南朝宋鲍照《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扳龙不待翼,附骥绝尘冥。”宋黄庭坚《次韵吉老十小》之二:“痴蝇思附尾,惊鹤畏乘轩。”明何景明《送崔氏》诗之三:“结发与君友,附骥思一鸣。”《红楼梦》第三七回:“若不依我,我也不敢附骥了。”国语辞典:比喻依靠他人而得名。《史记.卷六一.伯夷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因到大邦,必要请一位大名下的先生,以附骥尾。」也作「附骥」。附骥尾[fùjìwěi]⒈比喻依靠他人而得名。也作「附骥」。引《史记·卷六一·伯夷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因到大邦,必要请一位大名下的先生,以附骥尾。」成语解释附骥尾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依靠他人而得名。史记˙卷六十一˙伯夷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因到大邦,必要请一位大名下的先生,以附骥尾。亦作附骥。其他释义:附着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仰仗别人而成名。常作谦词。出处:汉·王褒《四子讲德论》:“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

关于附骥尾的成语

附骥尾  伯乐哭骥  附骥攀鸿  百马伐骥  攀龙附骥  蝇附骥尾  按图索骥  苍蝇附骥  以附骥尾  蝇随骥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