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伏阴相关词语有哪些

伏阴相关词语有哪些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伏阴的词语有:伏闇,伏案,伏伏贴贴。

伏阴的词语有:伏伏腊腊,阳中伏阴,伏伏帖帖。2:结构是、伏(左右结构)阴(左右结构)。3:繁体是、伏陰。4:简体是、伏阴。5:注音是、ㄈㄨˊ一ㄣ。6:拼音是、fú yīn。

伏阴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引《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杜预注:“伏阴,谓夏寒。”《国语·周语下》:“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沉气,火无灾燀。”⒉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引《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其时道士手举法器,朗诵灵章,虔心禳解,伏阴而去,亲奏星官,要保护薛少府重还魂魄,再转阳间。”

二、词语解释

1.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2.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基础解释: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

三、网络解释

伏阴fúyīn汉语大词典:(1).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杜预注:“伏阴,谓夏寒。”《国语·周语下》:“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沉气,火无灾燀。”(2).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其时道士手举法器,朗诵灵章,虔心禳解,伏阴而去,亲奏星官,要保护薛少府重还魂魄,再转阳间。”其他解释:夏寒也。《左传·昭公四年》:「夏无伏阴,春无凄风。」注:「伏阴,谓夏寒也。」;《国语·周语下》:「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注:「伏阴,夏有霜雹也。」

关于伏阴的造句

1、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关于伏阴的成语

柳影花阴  固阴冱寒  反阴复阴  光阴如箭  颠倒阴阳  伏伏腊腊  寸阴尺璧  光阴荏苒  遁阴匿景  柳下借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