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钺的词语有:不辟斧钺,白旄黄钺,甘心鈇钺。
假钺的词语有:斧钺汤镬,斧钺之人,甘心鈇钺。2:繁体是、假鉞。3:结构是、假(左右结构)钺(左右结构)。4:拼音是、jiǎ yuè。5:注音是、ㄐ一ㄚˇㄩㄝˋ。
关于假钺的成语
假痴假呆 假人假义 假仁假义
假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见“假黄鉞”。汉语大词典:见“假黄钺”。《汉语大词典》:假黄钺(假黄钺) 拼音:jiǎhuángyuè魏晋南北朝当位高权重之大臣出征时,往住加以“假黄钺”的称号,即代表皇帝亲征的意思。《周书·静帝纪》:“上柱国、扬州总管、随国公杨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资治通鉴·晋武帝咸宁五年》:“冬十一月,大举伐吴……命贾充为使持节、假黄钺、大都督,以冠军将军杨济副之。”胡三省注:“黄钺,天子之器,非人臣所得专用,故曰假。”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南史一》:“晋宋之制,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假黄钺则可专戮节将矣。”后亦省作“假钺”。宋陆游《上殿札子二》:“一旦或有非常,陛下择群臣,使之假钺而董二军。”其他释义:1.见'假黄钺'。
二、词语解释
魏晋南北朝当位高权重之大臣出征时,往往加以'假钺'的称号,即代表皇帝亲征的意思。基础解释:见/'假黄钺/',魏晋南北朝当位高权重之大臣出征时,往往加以/'假黄钺/'的称号,即代表皇帝亲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