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侮亡的解释是什么

侮亡的解释是什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侮亡的词语解释是:指打击﹑施压力于已有灭亡征象的国家。侮亡[wǔwáng]⒈指打击、施压力于已有灭亡征象的国家。

侮亡的词语解释是:指打击﹑施压力于已有灭亡征象的国家。侮亡[wǔwáng]⒈指打击、施压力于已有灭亡征象的国家。 拼音是:wǔ wáng。 结构是:侮(左右结构)亡(独体结构)。 注音是:ㄨˇㄨㄤˊ。

关于侮亡的造句

1、国家不违旧好,便失攻昧之机;今欲取乱侮亡,复爽同盟之义。  

侮亡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指打击、施压力于已有灭亡征象的国家。引《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孔传:“弱则兼之,闇则攻之,乱则取之,有亡形则侮之。”《旧唐书·武宗纪》:“夫天之所废,难施继絶之恩;人之所弃,当用侮亡之道。”宋王安石《敕牓交趾》:“天示助顺,已兆布新之祥;人知侮亡,咸怀敌愾之气。”

二、网络解释

侮亡出处综合释义:指打击、施压力于已有灭亡征象的国家。《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孔传:“弱则兼之,闇则攻之,乱则取之,有亡形则侮之。”《旧唐书·武宗纪》:“夫天之所废,难施继絶之恩;人之所弃,当用侮亡之道。”宋王安石《敕牓交趾》:“天示助顺,已兆布新之祥;人知侮亡,咸怀敌愾之气。”网友释义:wǔwángㄨˇㄨㄤˊ侮亡指打击、施压力于已有灭亡征象的国家。《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孔传:“弱则兼之,闇则攻之,乱则取之,有亡形则侮之。”《旧唐书·武宗纪》:“夫天之所废,难施继绝之恩;人之所弃,当用侮亡之道。”宋王安石《敕牓交趾》:“天示助顺,已兆布新之祥;人知侮亡,咸怀敌忾之气。”汉语大词典:指打击、施压力于已有灭亡征象的国家。《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孔传:“弱则兼之,闇则攻之,乱则取之,有亡形则侮之。”《旧唐书·武宗纪》:“夫天之所废,难施继绝之恩;人之所弃,当用侮亡之道。”宋王安石《敕榜交趾》:“天示助顺,已兆布新之祥;人知侮亡,咸怀敌忾之气。”其他释义:1.指打击﹑施压力于已有灭亡征象的国家。

关于侮亡的词语

取乱侮亡  启宠纳侮  破国亡家  阋墙御侮  亡国奴  未亡人  出死断亡  内忧外侮  存亡未卜  存亡绝续  

关于侮亡的成语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存亡未卜  若存若亡  取乱侮亡  亡是公  内忧外侮  折冲御侮  破国亡家  存亡绝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