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避仇意思是什么

避仇意思是什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避仇的词语解释是:亦作'避雠'。基础解释:亦作/'避雠/'。

避仇的词语解释是:亦作'避雠'。基础解释:亦作/'避雠/'。 结构是:避(半包围结构)仇(左右结构)。 拼音是:bì chóu。 注音是:ㄅ一ˋㄔㄡˊ。

关于避仇的成语

外举不避仇  切骨之仇  国仇家恨  反目成仇  借身报仇  敌忾同仇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避仇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见“避讎”。汉语大词典:见“避雠”。《汉语大词典》:避雠(避雠,避雠)  拼音:bìchóu亦作“避仇2”。亦作“避仇”。(1).回避与自己有仇隙的人。《荀子·成相》:“尚得推贤不失序,外不避仇,内不阿亲,贤者予!”《吕氏春秋·去私》:“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晋书·刘颂李重传论》:“至于缘其私议,不平刘友,异夫憎而知善,举不避雠者欤!”(2).躲避仇人,以免受害。《史记·项羽本纪》:“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后汉书·马武传》:“少时避雠,客居江夏。”唐韩愈《东都遇春》:“深居疑避仇,默卧如当瞑。”明冯梦龙《女丈夫·洪客祈雨》:“闻他避雠西京,不免往彼相访。”清龚炜《巢林笔谈·摘菜者》:“或云几日前,曾有使来,盖一官人也,避仇至此,仇死故去,不知其姓名。”其他释义:1.见'避雠'。

关于避仇的词语

认仇作父  深仇重怨  敌忾同仇  嫉恶若仇  切骨之仇  疾之如仇  反目成仇  九世之仇  借身报仇  国仇家恨  

关于避仇的造句

1、不计个人恩怨选贤任能的事例,最有名的非被孔圣人称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祁黄羊莫属。  

2、为了躲避仇人的追杀,他不得不改名换姓,隐居在一个小镇上。也作“改名易姓”、“改姓更名”。  

3、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4、巴拉克?奥巴马提名希拉里?克林顿为国务卿时,当周新闻关键词是“外举不避仇”。  

5、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求贤若渴,有“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礼贤下士精神,也要有“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担当意识和宽广胸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