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岗敬业的心得体会
自古教师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都是高尚而神圣的。学生们总是用这样诗句形容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或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都是赞美老师对教师职业无限的付出和努力。得这些赞美的原因,正是教师最平凡的职责——爱岗敬业。
20__年,我从山西师范大学毕业后走上了教师这一光荣而又神圣的工作岗位,十多年的工作实践,我加深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名声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不求闻达不幕名利,不幕富贵,甘为人梯,乐教勤业,以平常人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做实实在在的事情的教师才能有崇高而伟大的敬业精神。
还记得踏入工作岗位的第一天,领导的深切教导:步入岗位后你要做一个爱岗敬业的人。我曾浅薄地认为爱岗敬业就是为了工作要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时间,为了工作忘却忽视亲情和友情,为了工作置带病的身体于不顾而忘我投入的表现。可在经历了工作的点点滴滴后,我才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岗敬业。
首先敬业是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就是尊重自己的工作。工作本身没有贵贱之分,但是对于工作的态度却有高低之别。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敬业不是加班加点,敬业不是任劳任怨。敬业是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精神享受的人生体验。只有把工作当成人生的追求,把工作当成人生享受的那种人,才是爱岗敬业的人。爱岗敬业,说得具体点,就是要做好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
还记得我曾经教过的一位学生,高一的时候好好学了一段时间,但是到了高二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逃课、抽烟、打架。我找他谈了很多次话都无济于事,但是我没有放弃。到了高二下学期的某一天,他突然到办公室对我说,他要好好学习,他要考体育,他的体育特别好,我相信他一定能行,我又对她说了些鼓励的话,自从那以后,他真的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为他感到特别欣慰。果然,在高三的体育测试中,他拿到了体育合格证,尽管最后他上的学校不是大学,但是他特别感激我。现在每到过节他就会给我发短信,我们的关系也特别好。所以只要我们能尽到我们的责任,就没有太大的遗憾了。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这是伟大的主义战士雷锋在日记中的一段话,它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无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发挥的能力,做出的贡献。今天,再次体会这段话的含义,便发现它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那就是尽职尽责。
其次敬业就是爱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作为教育工作者,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上一届高三,有一次上课我让同学们做卷子,其他同学们都在认真的做卷子,我突然发现我的一个学习还不错的学生心不在焉,卷子是空白的,我走过去提醒了他一下,然后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其实也是暗示他赶快做。可是,直到下课时他还是没做,其他同学都已经交了试卷,我当时非常生气,走过去把他的试卷撕掉了,他也很激动,我们差点吵起来。不过没过多长时间,他还是向我道歉了,并且跟我说明了原因,这个原因是可以接受的。虽然这件事没有影响我们的关系,但事后我也进行了反思,当时的我太冲动了,这个学生如果不依不饶,那就不太好收场了,应该先问清楚原因再批评。所以遇事一定要冷静,处理事情也不能冲动。
曾经一位语文老师用这样一句话形容自己“甘为渡口一只船。”老师就是学生的渡船,把学生摆渡到幸福的彼岸。我认为,老师爱岗敬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因为自己的教育得到幸福。尤其是高中的语文教师。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阶段,学习知识,锻炼身体固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做人的品德,让学生们从自己的言行和教导中找到他们需要的创造幸福的能力。
最后敬业要学会宽容,为人师表。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从小养成了事事占先,以自己为中心的坏习惯。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我们教师在热爱学生的同时,还要注意让每个孩子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比如:有时学生犯了错误,家长来说情,学校的纪律是严肃的,学生是平等的,可面对家长,我们得尊重,得给面子,我们需要他们支持,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好学生。因此,在不影响原则的前提下,为了工作,我们教师可以退一退,让家长释怀,有面子,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老师胸怀宽广的一面,赢得家长的尊重和学生的尊敬。家长是学生家庭的中心,尊重家长,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对我们的教育和学生的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和家长是一家”。老师和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教育孩子,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教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教师这个神圣的名字,教育这个崇高的职业,需要我们共同呵护。新时代的教师们,应当顺应历史的潮流,乘着改革的春风,驾驭教育事业的大船,乘风破浪,迎难而上。内练敬业,外塑形象,敢做时代的弄潮儿,去谱写一篇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关于爱岗敬业的心得体会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名称职的员工,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但通过这次大讨论活动后,我的脑海里出现了无数的问号:我真的努力了吗?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吗?我有没有在工作中寻找借口?我对工作一直是主动执行的吗?我是否充满热情地去工作?这一切都让我觉得汗颜。也通过这次大讨论使我想了很多很多。
企业的发展是靠每一位员工的行动来发展的,任何一件事情的执行过程,如果要去找客观困难和借口,诸如资源不充分、条件暂时不具备等等,可能很多很多。但是,如果每一名企业员工都本着用生命去工作、发挥自身所有的潜能和资源,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精神,相信最后结果一定会不错。如果面对一项工作任务,哪怕是非常简单,非常容易,也要设法寻找借口,拖拖拉拉,不能按时保质完成。
这样的员工,很快就会被公司淘汰,最终也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说,爱岗敬业、服从、执行、热诚的态度是我们企业员工应该具备的素质。我们也可以想想,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近乎二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就是在工作中渡过的,因此找借口拖延工作,不就等于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吗? “执行、服从、责任、忠诚、热情、努力”是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如果将这些精神运用到工作中去,你会发现工作如同生命一样多姿多彩。我们的企业也会因此而更加辉煌。
纵观中国企业20多年来的创新实践,虽然发展迅猛,但面对国际列强的激烈竞争,许多企业还是屡战屡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片面追求硬件投资,如引进设备、扩建工厂、跑马圈地、开连锁店等;随后又盲目进行资本扩张。自以为靠规模、速度和投机取巧就能与外国公司抗衡,就能突破成长极限。其实不然。信息中心程秀生主任说得颇为形象,中国的企业家是热带动物,低于30度就觉得冷了。他还告诫这些企业家,要学会过冬天,学会走上坡路。马拉松赛跑在下坡路时,不易甩掉对手。成功来源于正确的执行。
众所周知,是世界上执行效率最高的组织。而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如果军人在战场上不服从上级的命令,那么人心涣散,战争必将以失败的结果而告终。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有时候下属对于上级交待的任务和工作不能完全理解,这时候如果能够服从上级的指挥和要求,那么在执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理解了上级和公司的大局考虑和意图,否则就会给执行效果打上很大的折扣,甚至导致根本执行不下去。当然,在交待工作任务时,上级尽可能的有效沟通,下级也可以反馈问题和意见。但充分沟通后,如果下级还是不完全理解,那么必须完完全全地按照上级和公司的意图去执行。具备完美执行能力的团队才是一个战斗力强的团队,如是,企业也如是。
“没有任何借口”的做法也印证了员工具有诚实谦虚的良好品质。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有很多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记得某位伟人说过一段话,大意如下:用数学语言来表述,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用一个圆来表示,而圆外边就代表了他所不知道的知识。随着圆的不断扩大,圆的外边界也会越来越大。也就是说,随着知识的增长,会发现自身不懂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但是,对待自己不懂的专业领域和相关技能,与其寻找各种借口来显示自己渊博的知识,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承认自己的无知。“不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而“没有任何借口”就是对说谎和欺骗的排斥和否定。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不能有半点的马虎和大意。尤其是我们搞计费工作的,小小的失误和不懂都会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好的思想靠行动,好的概念靠运作,好的制度靠实施。企业运转的好坏,集中体现在员工对企业目标与环境的认知和业务运作及应变能力上。市场竞争,归根结蒂是企业执行力的竞争。只有我们首先确定目标,知道希望追求的最终结果,并决心达成这些结果;其次,根据目标拟定计划,并以果断的行动执行计划,准确行动:还要统一认知,企业必须观察行动的结果,评估成功或失败的程度,做到每人心中有数;再次适变求变,如果执行遭遇挫折,必须重新检讨目标与行动,判断问题的所在,并愿意及时修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很高的执行力,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我觉得,对待每一件工作,都要做到如下几点:
立即行动。当工作、任务来临时,服从命令,立即行动,主动执行。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努力地完成它。
服从。服从上级,服从团队,遵守纪律,令行禁止。记住,这是我的工作!没有任何借口!要主动热情的完成!
责任。工作就意味着责任。责任不仅仅是完成手头的工作,不是正点上班、正点下班。而是多问问自己:我做得如何?我是否还能做得更好一些?我今天真的没有虚度吗?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我们不拿“借口”当挡箭牌,而是主动承担起责任,就能做好一切,就能完全的尽职尽责。
忠诚。忠于自己的企业,认同企业,和企业成为一体。所以,多理解企业领导者的压力,时刻提醒自己:你是在自己的企业里做事,企业的荣誉至高无上。
诚实。只有诚实才会长久。诚实的人才会得到他人的信任。记住,找借口不如说“我不知道。”
热情。拥有了热情,就拥有了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坚持到底的信念,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一种自动自发的责任心。拥有热情是热爱工作的基础。
努力。我们常常抱怨职位、待遇、工作环境,抱怨同事、上司。我们有太多的抱怨,却很少问自己:我努力了吗?我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吗?我是否还可以“多加一盎司”?“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努力。”努力工作,优劣自有评说。
让我们用生命去工作,让主动永远相伴,让借口永远走开;让我们用生命去工作,工作一定会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和收获。
关于爱岗敬业的心得体会
岗,即工作岗位,我相信岗位的设置不是随意根据人的喜爱来定的。人更多的是一种偶然的机会来从事某项工作。人的情感呢,多半属于日久生情,只有极少数的是一见钟情。所以对于这偶然而来的工作岗位,一见钟情的极少,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爱岗呢,更多走日久生情这一条路。首先是适应,有句名言“人如果不能改变环境,那么就请改变自己”。只有首先适应了工作,才有了和平共处的基础。有了基础,接下来就是尽心投入工作中,从平凡的工作中不断捕捉那一瞬令人喜悦,鼓舞人心的气息。这种气息反过来又使你能坚持下去,再到得心应手,最后到满足自己的工作。这样就有了一种良好的心态。好的心态会促使自己对工作求善求美。这样,也就有了创新的源动力。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完成同样的事情?如何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如何才能将自己从日常重复的工作中出来,使自身的各方面素养迈向一个全心的高度?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实现自我?我想,这才识爱岗的宗旨所在。也只有这样,平凡的岗位才会变得不平凡起来。当然更只有这样,才称得上爱岗,不然只是停留在适应阶段。
爱岗更多展现的是一种精神理念、心态境界。而敬业相对于爱岗则侧重于实际行动。把工作做好,做出成绩,这才是敬业的实质。
以下,结合自身情况谈一下“爱岗敬业”。总的来说,本人适应能力还行。
20xx年初入信息办,不断涌现的电脑新知识,极大地刺激了我的兴趣,为爱岗做好了铺垫;而做事认真的习惯为敬业打下了基础,那时脑子中有很多的问号,处事的方法也处于初级阶段,没有资格谈什么爱岗敬业,只是一心努力去学,简单的工作先认真去做。这也是当时的心态。
随着时间的增长,经历的事情越多,处理的事情越多,积累的经验越多,一些简单重复的事情也算得上应手拉。但工作是不断变化,不断加多地,那么会的工作就不仅停在求成上,更侧重求快,腾出更多的时间处理新工作。也就是爱岗敬业的第二阶段,求快求成阶段。这接近我的现状,很多精力花费在处理重复的事情上。曾教导说:在机关工作,每天一来,首先要思考今天该做什么。我似乎现在违背了教导,每天一来就先机械地处理日常事物,然后是处理前一天或前段时间出现的、从各方面反馈过来的事情。再就是不时处理些突发事情。很多东西都没法去想。总体感觉是时间不够用,有点累,很充实。自身的工作责任感与对第三方承诺的遵守,使我有点应接不暇。谈不上爱岗敬业,只能说由最初的认真去做到现在的尽力将事情做成做多,也算是一种转变,可能还称不得有进步。
下阶段,我打算多多思考,努力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达到有做成做多到做多做成的转变。不能光靠时间轴的延伸作用嘛。至于两者的区别,自我认为:做成做多是在能做成事情的基础上慢慢求多;做多做成呢,则是在做很多事情的同时,最求它 的成功率。也许大家认为没什么区别,但既然是我做演讲嘛,请跟着我的思路走。
达到这一阶段后,才有了低那创新的味道,也才开始慢慢迈入爱岗敬业的真谛。自身的成就感,自身的业绩,才才开始展露出一丝棱角。
关于爱岗敬业的心得体会
在举国上下、大力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今天,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提高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显得十分重要,而好的教师一定要爱岗敬业,创先争优,在强烈的职业感、责任感和事业心上狠下功夫、富有成果。
一、要具有高尚人格、塑造美好心灵的本领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
二、要具有春风化雨、言传身教的技艺
教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因此,这是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教育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过程。经验表明,情感可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行为习惯。师生情感交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心里有了学生,学生就愿意和教师在一起,且有亲近感;教师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学生就将更尊重老师,师生诚坦相待,心心相印。
三、要具有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的理念
要成为当今合格的教师,就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非常重要。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 “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
四、要具有淡泊名利、坚守教育的信念
社会的发展和人性本身的弱点使人的物欲不断膨胀,不断膨胀的物欲必然带来心理的不平衡,必然带来精神的空虚,物质和精神的落差迫使我不得不承受痛苦的折磨,而且是长期的,挥之不去的。坦言之,我们正在做的事从来不是,或不再是自己真正倾心的工作,我们必须为了钱而非为了工作的意义而工作。既然选择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无关于名利。是的,我们的工资很微薄,我们责任是那么重,我们容颜一天天失去光泽,我们的白发日日增多,既然选择了,那我们就坚守吧,就为这最后一片净土。
关于爱岗敬业的心得体会
自古教师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都是高尚而神圣的。
学生们总是用这样诗句形容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或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都是赞美老师对教师职业无限的付出和努力。得这些赞美的原因,正是教师最平凡的职责——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教师最美丽的语言。它诠释了一名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和重视。
爱岗敬业就是爱学生。曾经听过一位语文 老师用这样一句话形容自己的“甘为渡口一只船。”老师就是学生的渡船,把学生摆渡到幸福的彼岸。我认为,老师爱岗敬业,最大的目的是让学生因为自己的教育得到幸福。学习知识,锻炼身体固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做人的品德,让学生们从自己的言行和教导中找到他们需要的创造幸福的能力。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是不完善的,老师的职责除了传授以外还包括关心学生的生活,在学生遇到生活上的困惑的时候,作为老师应该耐心的为学生解决,用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影响学生。让他们找到自己未来通向幸福的道路。
如果说爱学生是爱岗敬业的重要部分,那么加强自身的修养就是完成这一部分的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道德修养,也是爱岗敬业的表现(***)。在工作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借鉴其他老师优良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让自己的工作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更有利于推进教学的进展。而品德是教师的灵魂,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带给学生的,总是比他在课堂上讲的更多。所以爱岗敬业的老师应该努力提升自己
爱岗敬业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而我会让教师的光辉在自己身上绽放,诠释教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