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校长毕业典礼致辞(5篇)

校长毕业典礼致辞(5篇)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校长毕业典礼致辞

  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6万余名师生员工,向今天的主角——20xx届全体毕业生同学和你们的亲友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对在座的每个人来说,今天是一个值得特别铭记和永久珍藏的日子。前面各位代表的发言饱含深情,言辞恳切,让我十分感动。刚才受到表彰的各位毕业生同学,你们真的很棒,我为你们点赞!而且我要说,山东大学20xx届的每一位同学都是优秀的,我要为你们所有人的“不负青春”点赞!

  大学是生命的馈赠。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在今天这个品尝甜蜜果实的特殊时刻,我们不能忘记为同学们的成长付出过辛劳和汗水的人们。我提议,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辛勤养育你们、永远关爱你们的父母,送给对你们言传身教、为你们授业解惑的老师们!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三年前我来到山大的那一天仿佛还在昨日,转眼间就到了为20xx届的同学们送行的日子。开场时播放的毕业视频非常精彩,一个个画面记录下你们山大岁月的点点滴滴,同学们专注的表情、会心的微笑、湿润的眼眶、热烈的掌声让我动容。我清楚地记得,你们给校长信箱的来信、在校长在线的留言以及在“山大日记”抒发的感悟。我也知道,学校的生活不全是美好——你们吐槽校区间的交流有些“山高路远”、住宿的条件让人“黯然神伤”、舌尖上的山大“盛名难副”,自习室经常“一座难求”。作为校长,我感到亏欠你们很多,在这里我要代表学校向你们真诚地表达歉意!对你们几年来的信任、理解、包容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同学们,虽然学校目前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我们追求卓越、创建一流的意志是坚定的。在你们的见证和参与下,学校这几年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去年8月,我们成功举办了素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称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这是大会成立120xx年来首次走进亚非拉国家,大会增设“国际历史学会—山东大学青年历史学家奖”为常设奖项,在这一顶级学术论坛上留下了永久的山大印记。在此也感谢20xx届的许多同学作为志愿者参加了这次盛会,为大会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前不久,在荷兰莱顿大学CWTS发布的20xx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山大排在中国高校的第9位。根据上个月刚刚更新的数据,学校有15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到ESI世界排名前1%,名列国内高校第八位。其中,我们的化学学科进入ESI前1‰,数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前1.5‰,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环境与生态学、免疫学、动植物科学、社会科学综合、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农业科学等进入ESI前1%。经过4年多的建设,我们的青岛校区由一纸蓝图变成了美丽现实,将于今年9月正式启用,由此形成我们新的办学格局。这些成绩,是在社会各界帮助支持下,我们全体山大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为今天的庆典进献的一份特殊贺礼!

  今天的典礼具有双重的意义,它不仅是你们完成大学学业的一个标志,也是学校兑现承诺的一种仪式。早在立校之时,山大就确立了“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120xx年来,这个庄严的承诺一直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从未偏离,从未动摇,从未改变!今天的典礼昭示着,在经过了知识的洗礼、智慧的启迪、文化的浸润、人格的熏陶之后,你们已成人成才,山大再一次用行动兑现了为天下培养造就人才的诺言。典礼之后,你们将从这里出发,奔赴各地,走向世界,倾你们所学、用你们所长、尽你们所能,去报效国家、服务社会、贡献人类!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同学们,我们正处在一个呼唤创新、倡导创新、崇尚创新的伟大时代。从“互联网+”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工业4.0”到“中国制造20xx”,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每一个口号和行动,都充分说明“创新”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命题。刚才李卫学长和王小舒老师向大家阐述了对创新的深刻理解,借这个机会,我也想与同学们聊一聊关于“创新”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校长毕业典礼致辞

  我唯一的害怕

  ——卢新宁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而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

  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于伟大的互联网。

  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20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报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那些中文系同学,那些不管今天处于怎样的职位,遭遇过怎样的人生的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对北大人甚是敬重。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的手上。

  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校长毕业典礼致辞

  “回忆在广外的青春岁月,忘不掉课堂外,亚运会、大运会、广交会收获满满;忘不掉龟速的校园网、拥堵的选修课;也忘不掉在女生如云的广外,如果不够优秀也很难找到女朋友的现实;当然你们一定也忘不掉在北校区‘看过了海’,还会有人送钱来。”讲话伊始,仲伟合先以幽默排比句带领毕业生们再一次回忆了广外四年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我希望你们能够守住道德的底线,你可以不可爱,可以不美丽,可以不温柔,但是一定要诚实和善良。无论将来你们在什么样的岗位,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期待你们总能坚守梦想,不放弃,不抛弃。”

  “不管你在学校的表现是优秀抑或不足,请一切从头再来。用能力去改变能改变的,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用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区别。当你不能改变整个世界,先改变你自己。请记住:人生没有彩排,你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挂科’可以补考,人生只有一次。”

校长毕业典礼致辞

  在任何环境中,以一流为目标,以奋斗为路径,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矢志一流,不懈奋斗,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坚守至诚的信念。

  要矢志一流,不懈奋斗,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坚守至坚的品质。

  要矢志一流,不懈奋斗,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坚守博学的素养。

  要矢志一流,不懈奋斗,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坚守笃行的毅力。

校长毕业典礼致辞

  “今天是清华园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久违的蓝天也为你们回到了北京!”陈吉宁如此开场。从社会转型、竞争压力到功利思想,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腐化堕落到金融危机……“很多问题一再触碰社会良知的底线,不断拷问着人们的心灵。坚守良知,将是你们走上社会面临的第一个考验,也是终身的考验。”陈吉宁叮嘱学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