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典礼经典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可爱的小狮子们:
毕竟川师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执手眷望无穷密,举目离愁别样浓。这是分别的时节,年年岁岁,演绎着同一个故事,不同的只是景与人;这是依恋的时节,缠缠绵绵,倾诉着同一份情意,不同的只是朝与暮;这是祝福的时节,殷殷切切,回响着同一种期盼,不同的只是诗与歌。
今天,12000余名20xx届川师学子,你们就要毕业。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代表丁任重,向你们顺利完成学业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在此,我提议,请大家全体肃立。
感谢学校与师尊,谢谢他们的滋濡与教诲;
感谢父母与亲人,谢谢他们的滋养与关怀;
感谢同学与朋友,谢谢他们的滋润与慰籍;
感谢身体与灵魂,谢谢它们的滋长与澄净。
同时,我还必须要感谢你们。
三生有幸,能朝拜这狮子山下挺立在四川的孔庙;
三生有幸,能陪伴小狮子们度过难忘的47个日夜;
三生有幸,能站在这里向你们告别、为你们壮行。
因为三生有幸,这些天,我往返于各个校区,穿梭在教室、宿舍、食堂、操场之间,一边走,一边看,一边感受,一边思考,很惭愧,我还没来得及把最美好的东西送给你们。但是我知道,你们已经得到了川师最美好的东西,你们已经在这里演绎出了青春岁月的精彩与璀璨。
因为三生有幸,这些天,我知道你们中有一个学霸寝室,6个姑娘在4年里获得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在内的94项荣誉,我为你们的追求与坚持而自豪。我知道你们中有一个感人故事,文学院保安刘叔家中遭遇横祸,同学们义无反顾、慷慨解囊,我为你们的真诚与善良而自豪。
因为三生有幸,这些天,我在办公室一遍一遍欣赏外国语学院同学们改编的师大版《成都》——和我在师大的操场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当我离开你的时候,你是我最不舍温柔,川师你是我永久记忆,填满后青春的所有,和我在川师的校园走一走,再一次重温这几年的所有——我为你们的依恋与深情而感动。
让我们再一次重温这几年的所有。你们生逢其时,聆听了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黄钟大吕;你们生逢其时,见证了神舟飞天、航母巡边的泱泱国威;你们生逢其时,感知了飞车丝路、扬帆红海的汉唐盛景。
让我们再一次重温这几年的所有。你们时不我待,与学校共度七十周年庆典,气度与神韵一起卓然丰润;你们时不我待,与李言荣院士坐而论道,智慧与视野一起豁然开朗;你们时不我待,与实验大楼、热水器朝夕相处,学习与生活一起蔚然大观;你们时不我待,在离开的前夕,你们的老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传来喜讯,川师大进入了全国高校60强的行列!
大学毕业典礼经典致辞
每一年的这个时节,同样在这个礼堂,都会有一个老男人或者资深美女,作为导师代表发言。他们或念念叨叨、或语重心长说一大段话,归结起来就两个字:理想!理想很空,老师很穷,如果要让老师送给大家一个不花钱的临别礼物,理想大约是最好的选择。
1987年,厦门大学中文系有一个毕业生叫邹振东,他写了一首情诗:
如果不曾相许,
为什么你会娓娓游入我的梦里?
既然曾经相守,
为什么我又要默默从你的瞳仁离去?
都说
这便是分别、这便是失恋、这便是匆匆无情匆匆无语!
都说
这便是候鸟一下失落了季节,
轻触芦笛的唇儿把音符悠悠吹出去
这首诗是为厦大中文系毕业纪念册写的扉页,后来它成了整个厦门大学87届的毕业寄语。今年毕业季,在你们刷屏的文章:今晚,我还是厦大的学生啊!我看到了你们同样的眷恋。
其实,对一所大学的真正留恋是从收拾行李开始的。30年前,我的眼泪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掉的。我多想把整座大学都背走,背走我的无忧无虑。可是我痛苦地发现:当岁月潮水般从我脚下退去,它便留下了我的一切,我带不走一件行李。
这是所有毕业生永恒的情结。今天,你同样会追问,当我离开这一所大学时,我可以带走什么?你会发现:校园带不走,食堂带不走,图书馆带不走,实验室带不走,老师带不走,小师妹、小鲜肉……好像可以带走。
一所大学真正改变你的东西,就是你可以带走的东西。那么,你可以从大学带走你的什么呢?
首先,你可以带走厦门大学的logo。你的未来履历,将永远打上“MADEIN厦大”的商标。你未来会填无数的表,厦门大学是除了你的名字和性别之外出现频率最多的文字。极端地说,你的名字还可以改——你可以更名,你的性别也可以改——你可以变性,但你的这一个学历永远不能改。
其次,你可以带走厦门大学的“梦想”。教授说,大学是用来蒸桑拿的,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这里接受熏陶。我的说法是,大学是用来回忆的,未来你做梦梦见最多的地方,一定是大学。
还有,老师不能带走,但老师说的话可以带走。一位学生在大学毕业十年后,如果还能记住大学老师的10句话,那么大学对他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最好的老师有三种,第一种是递锤子的:你想要钉钉子,你的老师递给你一把锤子——多好的老师;第二种是变手指的:你的人生需要好多黄金,老师让你的手指头变得可以点铁成金——多好的老师;第三种是开窗子的:你以为看到了风景的全部,老师帮你打开一扇窗,你豁然开朗:“啊,原来还有另外一个世界!”这便是最好的老师了。
离开大学,最要紧的是记得开窗子。你未来可能很穷,家徒四壁;也可能很成功,墙上挂满了奖状。但无论如何,你都要提醒自己,你看到的不过是四面墙。它们并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如果你勇于和善于在墙上开窗,你就会看到一个又一个新世界。
其实,大学最值得带走的不是知识,而是“45度角仰望星空”的姿势。在大学,100个人中,99个人都是抬头看天空的人,难得有一个人低头看地下,这个人是出类拔萃的人。一旦毕业出了校门,99个人都是低头看地下——一方面竞争非常惨烈,另一方面诱惑特别多,两个巴掌打下来,不用教你,你自然会懂得面对现实。难得有一个人抬头看天空,他不是疯子,就是出类拔萃的人!
其实,成功学很简单!那就是无论现实多么残酷,还是多么诱人,把大学时候这个习惯的姿势专业地保持30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一天看到你们拍毕业照,最后把所有的学士帽、博士帽都丢上了天。你们哈哈大笑,旁边有游客三观碎了一地:知道你们宝宝心里苦,但这么好的帽子,怎么能扔到地上呢?而更重要的是,20年后,你是否还有勇气把你头上戴的乌纱帽,或者把你千辛万苦换来的任何帽子,扔到天上去,让笑声响彻云霄?
所以,我有“一个百分之一理论”:人生一百次谨小慎微,要有一次拍案而起;人生一百次放浪形骸,要认真地爱一次;人生一百次不越雷池一步,也要潇洒走一回!一定要在人生的内存,给自己,给至爱的人,留一个百分之一空间,不随波逐流。
要做到这样的百分之一,我的建议是永远带走和大学的脐带关系。
这种脐带关系,最重要的是一种永远的批判精神。不迷信,不盲从,不崇拜任何东西。永远对现状不满足,永远想改造世界,也永远拥抱世界上的美好——因为大学培养的是二、三十年后国家和人类的领导者和创造者!如果能和大学保持这样的脐带关系,到50岁后,你依然会激荡青春的豪情,即使到80岁,也还有一个不老的灵魂。
从一所大学可以带走的,就是这所大学最想传播的。所以,一次毕业,就是一次传播!生命最伟大的传播就是细胞,一个A细胞,传播成另一个A’细胞。大学最骄傲的传播,就是它的学生毕业。比如今天,一个厦门大学,将复制出成千上万个“小厦门大学”,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传播这所大学的文化和价值!
当呜呜咽咽的南曲迷蒙了春江月,敲碎人心的腰鼓裸露出黄土地,跺跺脚,走出去,便有一次喷薄、一种悲怆、一迸血气。迈过这一瞬,我们就已成熟,拥抱环宇,顶天立地。
亲爱的同学们:20xx毕业站到了,仰天大笑出门去!莫后悔!不犹豫!我们下一次再相逢!
大学毕业典礼经典致辞
同学们、老师们、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共同祝贺20xx届的7811名本科生和6175名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你们就好比是学校精心培育的一颗颗种子,承载着川大的基因,饱含着知识的力量,迎风飘向大江南北,将在祖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同学们,一进入6月,校园里就弥漫着毕业的氛围,每天早上我一进学校的黉门到晚上离开主楼的广场都能看到同学们开始还是三三两两、然后是一批一批、这几天已经是熙熙攘攘排着队合影留念了,偶尔我站在办公室窗前看到你们大热天穿着学位服匆匆走过和听到你们照相时的嬉笑声,就有一种很是不舍的感觉,其实作为老师,我们就像小河边的“摆渡人”一样,一船一船的把你们摆渡到对岸,看到你们即将要远行的青葱背影,总是忍不住有很多话想对你们讲。
同学们,今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人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殷切希望: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同学们,现在你们一毕业就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期,这些都为你们提供了巨大的事业舞台,但凡那些善于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相结合的人,那些具有为国担当、报国情怀的人,那些在各种挑战中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就能放大人生的价值,就能在前进中不忘初心、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同学们,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不是虚无缥缈,也非遥不可及, 它往往就孕育在你们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孕育在你们干事创业的奋斗过程中,孕育在你们对人生、对自然的态度中,更孕育在你们每一次的个人选择中,同学们在选择时如何懂取舍、明得失、知进退,选择之后面对不同的结果又如何有胸怀、能担当、识宽窄,做到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这就是今天我想与大家谈的主题:人生无进退,天地宽窄间。人生不外乎有进有退,天地有宽有窄,这既是人生的道理,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所谓“人生无进退”,是指每个人的事业有进有退、有快有慢、有得有失,有时看似在进其实是在退,有时看似停止或者后退其实是在厚积薄发,在为前进准备。所以,人生往往就是在进退、取舍和得失之间才有了新高度和新境界。所谓“天地宽窄间”,天地大小本来是不会改变的,但每个人看到的却有大有小、有宽有窄,一般在前进时就会觉得天地广阔、世界都是你的,而在后退时则会感到天地越来越小、空间越来越窄。事实上,对待人生的进退和看待天地的宽窄主要取决于我们的视野、胸怀和格局。站得高,自然望得远;胸怀广,进退就有度;格局大,行止就从容。一个人视野开了、胸怀广了、格局大了,生活就会更有意义、奋斗就会更有价值!
“人生无进退”,强调的是一个“进”字,人生是一种无法抵抗的前进,进是一个人年轻时的主旋律。在年轻的时候就是要敢闯善拼,完整的人生就是走过、路过和闯过,人类的生命过程本质上就是生生不息的创造接力和不断进化、不断延续,才使人类越来越伟大。大家可能知道,牛顿发现微积分时22岁,达尔文开始环球航行时22岁,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26岁,王勃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时才二十五、六岁。据不完全统计,诺贝尔自然奖成果发现之初的平均年龄才28岁,国际上很多重大发明初次提出的平均年龄也不过34岁。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前几天,福布斯发布了中国科技女性榜单,你们的学姐李坦也入选了,其实她和她的丈夫李锂都是我校化学系的学生。他们在上学时就立志于生物制药方面的研究,毕业以后,他们只身到重庆闯荡,据说90年代初财富就过亿了。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他们预感到在深圳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于是变卖家业,转战深圳、白手起家,七、八年前他们的公司上市了,产品占领了国际市场40%以上的份额,很快就成为了当时中国的首富。所以有人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机会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青春再美丽,自己不奋斗,听到的永远都是别人的好消息。
“天地宽窄间”,重在一个“宽”字,虽然我们的事业有时宽有时窄,但在窄的地方仍然可以做出很宽的事业来,有时面对很宽的局面不审时弄不好也会走进很窄的小胡同。去年,我到华西医院调研的时候,康城生物的一位年轻负责人的一句话打动了我,当时他讲:他们是在一公分的宽度上要扎到一公里的深度,才能把新药临床转化和药效评价这个细分的领域做到极致,从而支撑一个很大的市场。真是方寸之间见天地!大家可能听说过,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照相时所用的胶片,主要是在柯达和富士两家中作选择,两家竞争了几十年,后来柯达逐渐占了上风,占领了2/3以上的市场,但好景不长,后来(20xx年左右)兴起的数码技术又让日本的几个公司出尽了风头,20xx年柯达终于倒下了,其实击垮柯达的不仅仅是数码技术开发晚了,而是谁也抵挡不住现在的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对传统摄影技术的性。所以,宽广的视野、深度的思考、战略性的判断才是决定一家企业、一个单位、一个领域能否又好又快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在宽处时我们要有窄的危机,在窄处时只要我们有宽的视野,同样可以走出一片新天地。
“人生无进退,天地宽窄间”,这一进一退、一宽一窄尽显了你的生活态度、敬业精神、兼容并蓄、张弛有度、豁达从容、顺势而为,这既是一种人生哲学,更是一种生活境界。同学们,可能你们都去过离这里三、五公里远的宽窄巷子,其实宽巷子并不比窄巷子宽多少,窄巷子也不比宽巷子窄几分,实际上这个“宽窄”代表的就是成都人骨子里的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也正是因为他们懂得宽窄之道,让这座城市不仅创新创造不断,而且人们的生活也过得巴适、安逸。大家可能也听说过,离宽窄巷子不远处的杜甫草堂里有一首很著名的诗,是晚年的杜甫蜗居在一小间茅草屋中写出来的,其中一句就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何等的情怀啊!今年3月,在四川家喻户晓的作家、105岁高龄的马识途老先生专门来到川大,向学校捐赠了105万元的书稿费。马老一生热爱川大,关心川大的文学新青年,他的名字——老马识途就表达了一生爱党爱国。那天在与马老的交谈中,我们都深深感受到了他的幽默和通透,难怪几十年前他写的作品中的一个小故事后来被人们演绎成了“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金句。同学们,时间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你可以把人生中百思不得其解而纠结的事,令你万般无奈而伤过心的人……一切的一切统统交给它,总有一天它会给你一个最的答案。所以,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同学们,这些天来,我在偶尔翻看大川微信时看到了很多感人的留言,其中一条微信是同学们讲离开川大前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有的说想到江安长桥边再坐坐,有的说想去图书馆再占一次座位,有的说想再喝一杯华西老酸奶,还有的说想去望江体育馆出一身大汗,也有人说想到川大剧场再看看舞台的灯光,……。有一位小哥在跟帖中说到:“今年是他毕业的第十个年头了,好想与夫人一起回母校看看,很开心在川大不仅学习了知识、结交了朋友,还收获了爱情。”我想,不论是在校学子还是毕业校友,大家都充满了对母校发展的关心,这再次确认了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川大人”。
同学们,不管大家今后身在何地、身处何境、身遇何事,川大永远是你们的家。
最后,祝愿同学们一帆风顺、前程似锦!再见!
大学毕业典礼经典致辞
●只想扫一屋扫不了天下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要说:“一心只想扫屋子的人,永远扫不了天下!”我期盼武大的毕业生,既能踏踏实实地“立地”、“扫屋子”,更有“顶天”的远大志向,树立起“扫天下”的豪气和雄心,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武大120xx年的历史造就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家、科学家、理论家、艺术家、企业家……如今,我期盼着每一位武大学子都能够闯出大事业,成就真英雄,让20xx年、20xx年、30年之后的杰出人士中有更多的武大人!最后,我用武汉大学校歌中的一句话为大家壮行:扬帆长江,奔向海洋;今朝多磨砺,明日作栋梁!
――李晓红,武汉大学,20xx年
大学毕业典礼经典致辞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xx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作为教师代表与你们话别,我感到由衷的高兴,看到你们的成长我倍感幸福。首先,请允许我向完成学业的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昨日,你们才送别学长,看他们自信地走向人生职场;今天,你们就将告别学弟,向他们从容地展示学成的喜悦。四年前的开学典礼,也许还历历在目;挥汗如雨的军训,或许还时常提起。你们一定还记得登临云霞山顶的俯瞰,豪气万丈,梦想在心中悄然生长:你们想要架起一座座桥梁,铺就一条条道路,架设一座座电网,规划一个个港口,整理一叠叠账单,设计一件件作品,当然还有制作一套套文案等等,让自己的主张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于是,课堂之上,你们竖起耳朵,仔细听讲,晨读晚习,辅修奔忙,为懂疑难,追着老师“纠缠”;实验室中,结果不出,等得心慌;辩坛之上,常逞口舌之长;“挑战杯”赛场,奇思妙想,不断涌现;运动场上,你追我赶;为享受学术大餐,在报告厅苦苦守望……而当各类竞赛捧回一堆堆大奖,名企录用,名校录取时,欣喜若狂,确实,你们干得很棒!
这一切都将成为你们生命中铭记的不忘,多年后再聚首而津津乐道的美谈。充实的大学生活,你们收获了知识,有了自己的思想,终于完成了父母的期盼!母校也将因为有了出色的你们,而倍感荣光。
同你们朝夕相处中,其实我们老师也在关注着你们的成长,学习时的专注、运动时的奔放、休闲时的欢愉,我们都一一记在心上;体会着你们挂科时的烦恼、挫折后的彷徨、面试时的窘迫,我们也会深深难堪;也同样分享着你们通过之后的开心,超脱之后的释然,成功之后的欣喜若狂,这些都清晰而深刻地记录了同学们的青春和梦想、奋斗和成长、快乐和感伤,也见证了老师与你们之间的难舍情感,必将成为我们共有的美好回忆。
今天,你们风华正茂,学业有成,即将奔赴祖国四面八方,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场。在这依依惜别的时刻,作为老师,同时也作为同学们的朋友,我给大家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希望你们以“为学心难满”的追求,以全新的姿态主动适应变化发展的社会,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迎接“创造”型中国的到来;以“强学而力行”的坚持,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增长才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
“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离开校园以后,你们要继续弘扬母校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用蓬勃的朝气和旺盛的精力谱写人生的新篇章。
六月,是一个毕业的季节,它注定是一个伤感的季节,也是一个祝福的季节,今天的校园格外动情,弥满着留恋与不舍!来自五湖四海的你们,就要分赴天南地北、各行各业,但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在什么岗位,我们都永远地关注你们,祝福你们,希望你们有空也常回来看看!
再见了,同学们!祝你们前程似锦,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