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残疾人脱贫致富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残疾人脱贫致富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农历三月,春风刚刚踏上高原,将希望的种子洒向千家万户,就像阿德总是骑着三轮车将好消息带给乡亲们一样充满着幸福和快乐。

  阿德是西宁市湟中区土门关乡贾尔臧村的一名肢体二级残疾人,早年因患上严重的骨髓疾病而失去了右腿。但命运的磨难并没有打消他向往美好生活的执念。

  20xx年,湟中区(原湟中县)残疾人联合会在土门关乡成立了第一个残疾人志愿者联络站,阿德是这个联络站的第一个志愿者,无论寒天冷地,无论风吹日晒,他志愿协助区残联做一些数据统计、残疾人补换证之类的繁琐工作,为此,他总是骑着三轮车山上山下跑,期间他结识了一些和他一样身有残疾的人。

  看到他们生活不易,阿德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改变现状,走出一条适合残疾人脱贫致富的路子。本村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非常适合小规模土鸡养殖!“这不就是摆在眼前的致富路吗?”于是,在他的带动帮助下残疾人家的院前屋后、空闲的地方都养殖起了土鸡。加之近年来随着湟中区上山庄花海、贾尔臧传统村落、田家寨千紫园等农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在带动当地农家乐等旅游饮食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带动当地绿色有机畜牧产品产销供应链逐渐发展。

  20xx年,阿德自发组织并联合4名当地残疾人注册了“湟中以勒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合作社+残疾人农户分户养殖”的规模化养殖、经营、销售模式,旨在为养殖土鸡、土猪的残疾人搭建平台,进行抱团发展,风险共担、互利共贏,带动周边残疾人家庭自助创业就业,增加收入。

  在湟中区残联的支持和帮助下,20xx年,合作社试点带动20户农村残疾人家庭居家养殖,每户发放50只鸡苗。首次试点,鸡苗的成活率就达到了95%!

  湟中区田家寨镇毛家台村的史君辉是因车祸致残的肢体二级残疾人,也是此次试点小规模养殖土鸡的第一批受益人。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在阿德的联络和协调下,20xx年至20xx年,青海省残联为当地15户建档立卡残疾人改建了1000多平方鸡舍,史君辉家也在此次改建之列,鸡舍改建项目的实施,使得鸡苗存活率进一步提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看着周围乡亲们在这条脱贫致富路上渐渐迈上正轨,阿德愈加充满了信心。为进一步拓宽残疾人乡亲的脱贫致富路,阿德又带领一部分有能力的残疾人家庭进行母猪繁育和仔猪养殖。居住在湟中区土门关乡红岭村的肢体一级残疾人严发荣就是其中之一,严发荣早年因病致残,家庭经济困难,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仅靠妻子微薄的打工收入根本无法撑起家庭开销和孩子们的学费。在阿德的带动下,严发荣的土鸡和土猪养殖搞得有声有色,每年下来也有几万元的收入,孩子们的学费有了着落,妻子也不用再外出打工了。

  无论是在田间地头、抑或在鸡舍猪圈,这个一瘸一拐的身影,就像一个快乐的信使总为大家带去喜讯。合作社社员的孩子上大学,阿德想尽办法为他们争取助学金;合作社成员的土鸡土猪将要出栏,也常常是阿德去跑销路、联系顾客、做推广,让乡亲们早日实现增收。

  多年来,阿德坚持带领身边残疾人脱贫致富,取得了显著成绩。也获得了很多荣誉,20xx年他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推选为“身残志坚 光荣脱贫”20xx年度新闻人物;20xx年他被青海省残联推荐参加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xx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

  阿德说:“希望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通过帮助、个人努力、合作社带动,实现精准脱贫,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落下身边的一个残疾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