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青年?听到这个词,往往可以和另一个词联系起来——青春。
青春是青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魄;青春是食指“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年轻”的毅力;青春是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的成熟与……
十六、七岁是编织梦想,播种希望的季节。青年是一个人蜕变的时期,我们褪去稚嫩的蝉衣,露出宽厚的胸膛迎接风暴的洗礼,我们将要用坚忍的臂膀背负起明天的太阳。正值青年的我们当是幸福的,我们拥有强健的体魄和活跃的思想;正值青年的我们当是不安的,意味着我们稚嫩的脸庞不再,幼稚的思想不再,我们的肩头正沉甸甸的是责任。我们拥有的是最珍贵美好的青春,我们当下正是时间的宠儿。
有人认为,青春是用来挥霍的,其实不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愿君莫惜金缕衣,愿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一句句古人的诗训无不告诫着我们,珍惜当下,活出精彩。然而,我们应当把握青春成为怎样的青年呢?
有人说青年应当无所畏惧,俨然顶天立地。是啊,有志青年何须枉?我们应当勇往直前,坚持不懈。恰同学少年的我们风华正茂,我们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然而,这样真的好吗?人生在世,也当有所畏惧的吧?这里的畏惧不指其他,而恰恰是智谋的表现。有勇气有毅力的同时,我们也应知进退。《孙子兵法》道: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三十六计》中“欲擒故纵”一计,诸葛孔明“七擒孟获”,无不昭示着智谋的重要性。人生在世,一味地只知“冲冲冲”很难成功,我们不仅要学习“三顾茅庐”的毅力,更要学会进退自如,万万不可被逼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方才悔悟。再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安能“以父母之遗体行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