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勾股定理评课稿

勾股定理评课稿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6月13日,非常有幸聆听了何老师执教的七(1)班《勾股定理》一课,受益良多。

  “勾股定理”是几何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定理,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将形与数密切地联系起来。它可以解决许多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问题。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就是探索、应用勾股定理。而何老师根据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精心编排,在课堂上真正实现了以生为本,达到了夯实基础的良好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明确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上课伊始,何老师向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了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还指名学生大声朗读了学习目标,迅速实现了由课间向课堂的有效过渡。接着何老师设计了“蜗牛走了多远”、“小鸟飞行”“轮船航海”三个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大致了解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能解决哪类生活中的问题。

  二、实践交流,循循善诱突破难点

  在接下来的探索勾股定理的环节里,何老师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放手让学生讨论、研究,层层递进,依次得出了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及一般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让学生亲身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由此得出勾股定理。在学案设计中,何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得出三个正方形P、Q、R的面积,然后让学生发现这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继而引导学生将三个正方形面积分别表示成直角三角形中各边的平方,得出直角三角形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并要求学生用文字表达,进一步加深对勾股定理的印象,这样的设计非常适合我们学校学生的学情,很好地突破了难点。在让学生展示计算正方形面积方法时,巧妙地利用了我们先进的教学媒体,直观形象,学生一看就懂。

  三、梯度练习,解决情境首尾呼应

  勾股定理能解决生活中许多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问题,何老师通过解决情境引入中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构建直角三角形,从而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再次经历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同时也构筑了利用勾股定理解题的数学模型。首尾呼应,恰到好处。

  四、关注细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得出勾股定理之后,何老师让学生思考:“勾代表什么?股代表什么?”;在认识了几组勾股数之后,何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创造勾股数;在讲解题目时,强调解题格式;在发现有学生对a、b、c代表什么有疑问时,立刻进行讲解梳理,解答学生的诱惑。从这些都可以看出何老师是很关注细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

  如果说本节课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那么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小的方面进行:一是要注重板书和板画,板书要脉络清晰,能体现本节课的重难点,板画时要规范,不随手画图。二是课堂小结时如果能让学生多谈点感受可能效果会更好。三是教师规范了解题格式,是否可以板书做个示范,并要求学生落实到位?

  总之,整堂课体现了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过程流畅。是一堂值得我学习的好课!

  勾股定理评课稿

  听了何老师的勾股定理,感触比较多。整节课,可以说是化繁为简、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应该是利用正方形的面积来推导勾股定理这一部分,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与重点。从找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来推导出中间所围的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很巧妙的思维,在网格中找正方形面积的时候,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所学过的割补法的知识,用不同的方法,得到面积,思维上得到了发散。接下来利用了一个有效的设问“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所满足的这一关系,是否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也满足呢?聚拢了发散的思维,并明确了勾股定理。整个过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学生在一步一步的探索中学到了新的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练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蜗牛的行走路径、小鸟飞行路程、轮船航行。这一部分在课程开始时,以动画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设置了求解的疑问,在勾股定理明确之后,让学生做、学生讲解、老师点拨。从中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印象:一是一定要在直角三角形中使用,如果没有直角三角形,则首先要构造出直角三角形。二是,得到了三组勾股数,为勾股数的规律做铺垫。第二部分的练习是给学生们课下练习的。

  整个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功底通过对课堂节奏的掌控、教师用语的提炼、PPT技巧的掌握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很值得我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