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自由流动的风险:泰国放开了资本自由兑换,为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固定汇率制度的缺陷:泰铢没有随着经济的变动而调整汇率,导致经济衰退时泰铢仍维持高汇率,为投机者提供了机会。高利率的副作用:泰国提高利率以维持固定汇率,但高利率抑制了实业投资,加剧了经济泡沫。港元保卫战 1998年,国际金融
综上所述,泰铢狙击战中的货币攻击原理主要是利用汇率高估和泡沫,通过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操作引发金融动荡并从中牟取暴利。泰国在面对这种攻击时,由于固定汇率制的和外汇储备的耗尽,最终选择了放弃固定汇率制以应对危机。
最终,泰国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改为浮动汇率,这意味着泰铢的汇率将完全由市场决定,不再进行强制管控。这一消息一出,泰铢迎来了暴跌,索罗斯的计划得以实现。三、狂揽40亿美元,一战成名 在这一场泰铢狙击战中,索罗斯凭借其精准的判断和大胆的操作,狂揽了40亿美元,一战成名。他的成功不...
首先索罗斯秘密吸筹,美元换区大量泰铢,随后又向银行借大量泰铢,然后拼命抛售泰铢,造成市场恐慌。因为羊群效应,导致民众大量换美元,使得泰铢贬值。使用外汇储备干预,但是储备太少。于是宣布使用浮动汇率,这下泰铢直线下滑,从1:25到1:50。这时候索罗斯银行欠着的泰铢贬值,让他净赚250亿泰铢。同样...
索罗斯狙击泰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泰铢汇率的不稳定:索罗斯主要活跃在外汇市场,当他发现泰铢汇率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和不稳定因素时,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通过对市场趋势的深入分析,他决定对泰铢进行投机交易,以期获得高额利润。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和实战经验的考量:索罗斯在经济理论上一直强调货币...
例如,在狙击泰铢的战役中,他的操作加速了泰国经济的崩溃,导致大量企业倒闭、银行破产,给泰国经济带来了深重的打击。道德争议:索罗斯的金融操作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道德争议。一些人认为,他利用自己的金融实力和专业知识,在市场上进行不公平的交易,从而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我们都知道,索罗斯狙击泰铢就是买空卖空泰铢,然后从中获利。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什么是买空卖空?打个比方,今天我向一家证券公司借贷20元的股票,然后卖出去,等明天股票跌到10元的时候,我再买回来还给证券公司,这样一正一反,我就赚了10元。而索罗斯狙击泰铢从中获利,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上面...
到1997年6月底,泰国外汇储备几乎用光了,此时,泰铢对美元汇率已经跌破28:1。1997年7月2日,弹尽粮绝的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对美元汇率直接贬值30%,之后,泰铢对美元也一直贬值。最终,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游资在狙击泰铢的战役中,狂赚40亿美元。这是索罗斯个人的主要成就之一。
东南亚货币狙击战弄得人人自危,各国金融当局使尽浑身解数以免掉入这一泥潭之中。就连在此次风潮中一直作壁上观的美国也开始表态,美联邦储备委员会格林斯潘说,他特别“感到不安的是”这场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由一个国家涉及到另一个国家,美国愿意帮助“受这次波动影响的国家”。国际社会对集体应付货币...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是当时的亚洲金融中心。索罗斯在东南亚狙击泰铢时,其实就已经开始对进行多次试探。97年的7月和98年的1月、5月,港币都遭到大量投机性的抛售,市场极度恐慌。到98年的8月,索罗斯终于安耐不住开始狙击港币。此时的做出了入市,调用外汇储备的艰难决定,并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