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越陡,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降温时,溶解度曲线越陡的物质析出得越快,这时杂质还未析出,就可以把要提纯的物质过滤出来。
溶解度曲线是平面二维坐标系,横坐标表示温度(单位℃),从左向右温度升高;纵坐标表示溶解度(单位g),从下向上数值增大。绘制时,根据测量得到的多个特殊温度下的溶解度,在平面坐标系中先标出这些点,再用圆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二、溶解度曲线的结构 溶解度曲线包括原点、横坐标(温度)、纵...
(1)据图可以看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明显,故甲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故填:降温结晶;(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由于甲的溶解度大,故需要水的质量少,故甲溶液的质量小于乙溶液,故填:<;(3)A.若采用降温的...
化学溶解度曲线能直观展示物质溶解能力随温度变化的规律。1. 曲线的基本含义 横轴代表温度,纵轴是溶解度(每100克水溶解的溶质质量)。曲线的走势直接反映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性。比如钾曲线陡峭,说明温度升高时溶解度大增;食盐曲线平缓,意味着温度对它的溶解能力影响较小。2. 影响溶解度的关...
这种曲线一般以温度为纵坐标的.高温下,一杯浓度较大的糖溶液完全溶解,让温度降低,降到曲线上某点时,开始析出晶体.混合物溶解度有差异.可以控制温度,析出某一种晶体,让另一种大部分保留在溶液中.
(1)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降温结晶,会析出钾晶体,可采用降温的方法.(2)由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镁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幅度较小,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A、过滤是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所以不能提纯B;B、由图中的A、B的溶解度变化情况可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变化明显,B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并不明显,所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可以提纯B;C、结晶的方法很多,所以该方法对此题的解释不具体;D、溶液蒸发溶剂时不一定会析出晶体,因为只有...
假如说溶解度随温度改变 变化得大的溶解质, 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也可以蒸发 像是KNO3随温度变化得小的 结晶就只能用蒸发比较明显 像是NaCl要看具体它们的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情况 了解要分离什么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结晶方法的判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法(冷却热饱和溶液法)进行结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法进行结晶。混合物分离提纯:利用溶解度曲线的差异,通过改变温度或溶剂的量等方法,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和提纯。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
(1)若固体a中含有少量的固体b,则可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a,因为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故答案为:降温结晶;(2)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60g,即160g饱和溶液中含a物质60g;因此a物质的饱和溶液60克中,设含a物质的质量为x,60g160g=x60g,x=22.5g,故答案为: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