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可惜他流传下来的诗不多,只有区区14首。王翰最经典的边塞诗当属这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6、李颀 李颀,盛唐知名的边塞诗人,他擅长写七言歌行,诗风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李颀最经典的边塞诗,当属《古
唐朝边塞诗人的四位著名代表为:高适、岑参、李颀与王昌龄。高适(700-765),字达夫,盛唐时期笔力雄健,气势奔放的边塞诗人,与岑参齐名。李颀(690?— 751?),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以边塞诗著称,描写音乐的诗篇亦具特色。岑参(715—770),南阳人,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赴...
1、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仲武,号达夫,宋州宋城(今河南省睢阳市)。唐朝时期大臣、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永泰元年(765年),去世,时年六十二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2、岑参 岑参(718年-76...
高适和岑参是唐朝发展到极盛时期最著名的两个边塞诗人。 高适(公元704-765)的郡望是渤海蓨县,其地唐属德州,今属河北景县。他的祖父是唐高宗时期的名将高侃,父亲高崇文官终韶州长史,韶州即今广东曲江。高适早年便随父亲旅居岭南。高崇文后来死在任上,高适就又回到中原,客居梁宋之间。高适在诗中多称自己住在“宋...
唐代边塞诗人有:1、王昌龄 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1、高适:字达夫、仲武,唐代边塞诗人。景县(今河北省衡水)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作品示例:《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2、王昌龄: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作品示例:《...
1、岑参 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风格与高适相同,均具有豪放悲壮的风格。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另外属于边塞诗人的同一时代的还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
- 王翰,唐代边塞诗人,字子羽,唐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 崔颢,(hao),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氏,著名诗人。- 温庭筠,(约812—870),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常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籍贯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长安(今陕西西安...
唐朝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等。高适的《燕歌行》、《塞下曲》、《蓟门行五首》等作品,以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的风格表现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作品,则以奇绝的想象、浓烈的抒情、明朗的...
唐朝的四大边塞诗人分别是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高适的诗歌歌颂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燕歌行》中描述的战士们在边塞的艰苦生活以及他们对和平的渴望。他的作品《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等也揭示了边将的骄奢淫逸和朝廷的赏罚不明。这些作品流露出诗人忧国爱民之情。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