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一:wù。这个读音下,“兀”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形容物体高而上平,或者高高突起的状态;二是用来形容山秃,泛指秃,例如“兀鹫”。读音二:wū。在这个读音下,“兀”常出现在词语“兀秃”中,形容水不凉也不热的状态,如“兀水”。
π读pai 1π=3.14,2π=6.28,3π=9.42,4π=12.56,5π=15.7,6π=18.84,7π=21.98,8π=25.12,9π=28.26,10π=31.4
兀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wū 和 wù。1. 兀 [wū] 的用法:- 兀秃(wūtu):和“乌涂”具有相同的读音。2. 兀 [wù] 的用法:- 形容词,意为高而上平,常用来描述秃山,高高地突起。- 在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历贺岁。组词示例:- 兀立(wù lì):笔直挺立。- 兀自(wù zì):径...
读音一:wù 这个读音下,“兀”通常用来形容物体高高突起或山秃等状态。例如,“兀立”形容山或建筑物高高地矗立着,“兀鹫”则是一种秃鹫的称呼。读音二:wū 在这个读音下,“兀”通常与“秃”结合使用,形成“兀秃”,用来形容水不凉也不热的状态,如“兀水”。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兀”...
1、"兀"字的正确读音是"wù"。2、"兀"字的拼音有"wù"和"wū",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3、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兀"最初与"元"是同一个字,都代表一个突出头部的人形。本义是指人的头部。4、为了强调"人"上面的"首",后来在上面加了一横,形成了"元"字,从而分化出...
兀读音:wù、wū。兀(拼音:wù、wū)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兀”最初与“元”是同一个字,都是突出头部的人形,本义指人的头。后来为了突出“人”上之“首”,就在上面加了一横,成为“元”字,分化成了两个字。头是人体最高之处,所以“兀”有高耸...
“兀”有两个读音,分别如下:读音一兀:wù【释义】高而突起:突兀形容山秃的样子;泛指秃:山峰兀立兀鹫;曲中作发语词。读音二兀:wū【释义】(兀突)也作乌涂。水既不凉也不热:兀突水;不干脆,不爽利:你怎么总是干兀突事?
1. 兀(wù)作为形容词,第一种读法是形容物体高而上平的样子,如《神码复庵记》中所描述的“雷首之山苍然突兀。”2. 第二种读法是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样子,例如在《阿房宫赋》中提到“蜀山兀,阿房出。”3. 第三种读法是形容不安的样子,如皮日休《孤园寺》中写的“艇子小且兀凳猜,...
普通话读音:在普通话中,“兀”的正确读音是“wù”。这是一个四声字,发音时声调为降调。方言或古音:虽然在普通话中“兀”只读“wù”,但在某些方言或古代汉语中,可能存在“wū”的读法。然而,这并不是普通话中的标准读音。字义:“兀”是一个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最初与“元”是同一个字,...
兀 [wū]:兀秃,wūtu,和“乌涂”是一样的读音。兀 [wù]:第一个意思是高而上平,主要用于形容秃山,高高地突起;第二个是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的。组词:兀立 [ wù lì ]:笔直挺立 兀自 [ wù zì ]:径自;亦作“兀子”。还;仍然 突兀 [ tū wù ] :突然变化的;高耸的;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