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原子能级图中,各能级的能量分布如下:基态能量:在基态下,氢原子的总能量约为13.6eV。这是电子绕原子核运动时的最低能量状态,由电子的库仑势能和动能共同决定。第一激发态能量:当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时,其能量约为3.4eV。这意味着第一激发态的能量高于基态,但低于更高的激发态。第二激发态能量:进一步
比较如下;氢原子处于基态和各激发态时具有的能量为 El=-13.6eV、E2=一3.4eV、E3=一1.51eV、E4=一0.85eV.若氢原子从第 4 能级跃迁到第 3 能级时,辐射的光子照射某种金属,刚好能发生光电效应.现有大量氢原子处于 n=5 的激发态,则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所辐射的各种能量的光子中,可使这种...
氢原子能级是普通物理学概念,是玻尔根据旧量子理论提出的一个模型。所以,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氢原子能级能量:在基态的时候,核外电子绕核运动,因为是s电子,轨道是圆形的,所以,当假设电子绕核半径是r的时候,可以计算电子与核的库仑引力Fc=ke²/r²,由此可计算出库仑势能Ep=Fc’=dFc/dr...
En=E1n2/2。氢原子的能级是描述电子在不同能量状态下的能量水平。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氢原子的能级可以通过能级公式来计算。能级公式为En=E1n2/2,其En表示第n能级的能量,E1表示基态能级(即n=1时的能量)。这个公式表明,氢原子的能级随着n的增加而增加,且能级之间的能量差随着能级的增加而减小。
因为氢原子是单电子原子,其能级只跟主量子数n有关:En=-(1/n^2).尽管氢原子也有2s,2p;3s,3p.3d??但是同一壳层的轨道都是简并的。由于在多电子原子中,还存在有电子与电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同一壳层中各亚壳层的能量不同在基态氢原子中,电子是在最低能级1s轨道中.受激发后,电子可以跃迁到高...
氢原子能级图中能量的正负表示大小。在氢原子能级图中,电子的能量越高,能级数就越大,而不同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异就代表着电子在原子中的能量状态,氢原子能级图中电子的能量通常是用负数来表示,例如基态电子的能量为-13.6电子伏特,而激发态电子的能量就是比基态电子的能量更高的负数。
氢原子激发态能量公式:基态:正常状态下,氢原子处于最低的能级(n=1),这个最低能级对应的状态称为基态,氢原子在基态的能量为-13.6eV。激发态:电子受到外界激发时,可从基态跃迁到较高的能级,上,这些能解对于的状态称为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是不稳定的,它会自发向较低的能级跃迁,...
氢原子的能级是 En=-13.6 / n^2 电子伏特。第一激发态,就是指 n=1 的状态,对应氢原子能量是 E1=-13.6 / 2^2=-3.4 电子伏特 要使处于第一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即 从n=1 到 n→∞ ,所要的最少能量是 E=3.4电子伏特 若是用相应波长最大的光照射,则光子的...
①氢原子的能级公式:En=E1/n2(n=1,2,3,…),其中E1为基态能量,其数值为E1=-13.6 eV。②氢原子的半径公式:rn=n2r1(n=1,2,3,…),其中r1为基态半径,又称玻尔半径,其数值为r1=0.53×10-10m。③一个原子跃迁可能发出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1)条;一群氢原子跃迁可能...
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级 $E_1 = 13.6 eV$,第二能级 $E_2 = 3.4 eV$。 根据能级跃迁原理,辐射的光子能量 $Delta E = E_2 E_1$。 代入已知数值,计算得 $Delta E = = 10.2 eV$。因此,当氢原子从第二能级跃迁到第一能级时,会辐射出能量为10.2 eV的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