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你可否从范进中举发疯时的一段语言中获得启示? 生:发疯的语言:噫!──好了!──我中了! 师:你认为这段语言中,哪一个字说明了范进发疯的根本原因? 生1:“中”字!因为中举了,太高兴了,所以疯了。 生2:“好”字!发疯的表面原因是那个“中”;而“中”之所以能触发范发疯的根本原因却是一个“好”字。因为“中”了以后,有不
以下是我整理的人教语文《范进中举》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希望您喜欢。 篇一:人教语文《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过程与方法: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手法;品味小说语言,领会讽刺艺术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
3、范进中举,喜极而疯,那么中举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范进中举,从一个人的命运看,是于他有利,改变了他的命运,但是透过范进看当时的读书人,悲剧普遍存在,如果不能中举或中举后变成疯子、傻子,就是一场真正的悲剧,表面看来是喜剧,本质看来是悲剧,从个人来看,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
1.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小说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真实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这篇文章运用了多种手法成功的刻画了范进、胡屠户等形象,是学生学习如何描写人物的好范文。2.九年级的学生有...
下面是我整理的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学设计,欢迎浏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品评人物,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 2.引导学生赏析讽刺艺术,了解对比、夸张、细节描写等讽刺手法。 3.培养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导读导议:以设置...
对于胡屠户这个人物形象可以依照以上方法来进行教学,由于方法一样,就可以有意的在学生阅读能力上有意的进行强化。以上是胡屠户这个人物形象的一些参考资料: 1.说话方面: 1)庸俗势利:范进中举前潦倒穷困,胡屠户辱骂他为「现世宝」、「穷鬼」,说他「尖嘴猴腮」,想中相公是「癞虾蟆想食天鹅肉」;提到「万贯家私...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篇1 这篇节选自《儒林外史》的小说,篇幅比较长,有五六千字。又因为与现代的白话文不同,因此,给读带来了一些困难。如果放手让学生自读,可能会有些字词上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我把朗读放在了第一课时的重要内容。 课堂伊始,我给学生写出了幅对联的上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长课文教学讲究适当的取舍,尤其要注意精讲。本文的教学,应在“中”和“好”字上下工夫,应重点分析范进这一人物形象,并与孔乙己进行比较。 2.方法上以默读体会、比较鉴赏为主。 二、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并把握其特点,理解范进中举的悲剧及其社会根源。 2.体会作品...
己亥杂诗 九年级上册 17 智取生辰纲 18 杨修之死 19 范进中举 20 香菱学诗 21 陈涉世家 22 唐雎不辱使命 23 隆中对 24 出师表 25 词五首 《望江南》 渔家傲秋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 武陵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九年级下册 17 公输 18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 鱼...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点: 片段练习 三、教学难点: 通过片段练习,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 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