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丁赋怎么读

丁赋怎么读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丁赋的拼音是:dīng fù。

丁赋的注音是:ㄉ一ㄥㄈㄨˋ。结构是:丁(独体结构)赋(左右结构)。词语解释是:按人丁征收的赋税。始于汉高祖四年,称算赋。凡年十五以上、五十六以下、每人每年出赋钱一百二十,为一算,亦称丁算。此制历代相沿,唯赋额名称不一。至清初,立编审法,定为五年一举,丁增而赋亦随之。丁赋[dīngfù]⒈按人丁征收的赋税。始于汉高祖四年,称算赋。凡年十五以上、五十六以下、每人每年出赋钱一百二十,为一算,亦称丁算。此制历代相沿,唯赋额名称不一。至清初,立编审法,定为五年一举,丁增而赋亦随之。基础解释是:中国历代封建征收的人口税的总称,一般对男丁征收。汉代的口赋和算赋按人头和年龄计征,带有丁税和代役的性质。南朝时称为口钱。引证解释是:⒈按人丁征收的赋税。始于汉高祖四年,称算赋。凡年十五以上、五十六以下、每人每年出赋钱一百二十,为一算,亦称丁算。此制历代相沿,唯赋额名称不一。至清初,立编审法,定为五年一举,丁增而赋亦随之。康熙五十年后,定制滋生人丁,永不如赋。雍正时遂将丁赋摊入地税,称地丁。参阅《通典·赋税上》、《文献通考·户口一》。7、网络解释是:丁赋亦称“丁税”、“丁钱”、“丁银”或“身丁钱”。中国历代封建按人口征收的税种。征税对象是男丁,其性质是以钱代役。8、国语辞典是:按人丁所征收的赋税。汉初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百二十,为一算,后代沿用此制,而赋额不一。也作「丁算」、「身丁钱」。丁赋[dīngfù]⒈按人丁所征收的赋税。汉初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百二十,为一算,后代沿用此制,而赋额不一。也作「丁算」、「身丁钱」。9、辞典修订版是:按人丁所徵收的赋税。汉初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百二十,为一算,后代沿用此制,而赋额不一。也作「丁算」、「身丁钱」。10、其他释义是:又称“丁税”、“丁银”。中国古代对成年男子征收的税。具有代替劳役的性质。成丁服役的年龄,各代规定不一,最低为十六岁,最高为六十五岁。到清代,丁赋并入田赋征收。

丁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丁赋详细内容】

⒈按人丁征收的赋税。始于汉高祖四年,称算赋。凡年十五以上、五十六以下、每人每年出赋钱一百二十,为一算,亦称丁算。此制历代相沿,唯赋额名称不一。至清初,立编审法,定为五年一举,丁增而赋亦随之。康熙五十年后,定制滋生人丁,永不如赋。雍正时遂将丁赋摊入地税,称地丁。参阅《通典·赋税上》、《文献通考·户口一》。

二、辞典修订版

按人丁所徵收的赋税。汉初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百二十,为一算,后代沿用此制,而赋额不一。也作「丁算」、「身丁钱」。

三、其他解释

亦称丁算。汉初,人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百二十为一算,即丁赋也。此制历代相沿,惟赋额非一,至清雍正间始行废止。参阅「地丁」条。

四、其他释义

又称“丁税”、“丁银”。中国古代对成年男子征收的税。具有代替劳役的性质。成丁服役的年龄,各代规定不一,最低为十六岁,最高为六十五岁。到清代,丁赋并入田赋征收。

五、关于丁赋的成语

丁是丁,卯是卯  横征暴赋  梦撒寮丁  单丁之身  丁一卯二  梦撒撩丁  

六、关于丁赋的词语

白丁俗客  横征暴赋  梦撒寮丁  未识一丁  掷地赋声  单丁之身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丁赋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