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凤尾鱼常见病图片

凤尾鱼常见病图片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凤尾鱼常见病:烂嘴病、鞭毛虫病、鱼虱、白点病以及水霉菌病等等。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来进行正对性治疗。比如水霉菌病:

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马上捞出隔离。正缸换水5分之4.可用2%食盐水和甲基蓝2~4PPM浓度浸泡,还不行就高锰酸钾2PPM浓度侵泡,使用高猛酸甲注意打氧,每天一次。也可用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养的是凤尾鱼,突然发现尾巴好像是卷起来了,变成了尖的形状,游起来像是泥鳅似的,这是怎么了?(图中上

针尾病,看看水质有没有问题,有的话就换水。如果最近有大量换水的话,也可能是不适应导致的。病鱼隔离,加大盐,然后祈祷。。。孔雀之类的卵胎生鱼最容易得这种病,平时要注意水质,不要突然大量换水和换水过于频繁,水质、水温突然变动会导致这种病。特别是幼鱼,很容易生病,更要注意。

想知道孔雀鱼这是得了什么病,有这种红色斑点?

孔雀鱼身上的红色斑点可能是以下几种疾病之一:

1. 赤皮病:赤皮病是一种常见的孔雀鱼疾病,通常由机械损伤或冻伤引起。这种疾病会导致孔雀鱼的皮肤局部或大面积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在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此外,孔雀鱼的行动可能会变得缓慢,反应迟钝,离群独游于水面。在严重情况下,孔雀鱼的鳃盖部分可能会充血,出现“开天窗”的现象。

2. 混养不当:如果你将孔雀鱼与其他性情凶猛的鱼类混养,可能会导致孔雀鱼被欺负,从而引起体表出现红斑。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孔雀鱼单独饲养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以帮助它们逐渐恢复。

3. 水质问题:如果鱼缸中的水质不好,例如氨氮或亚盐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孔雀鱼出现红斑。此时需要更换水质,定期清洗鱼缸,并注意监测水质。

如果红色斑点是由赤皮病引起,可以将病鱼隔离,用3%的粗盐溶液浸泡治疗,并彻底换水。如果是由混养不当引起,需要将病鱼捞出,单独饲养在一个温度在28-30℃之间、PH在6.5-7.5之间的水中。如果是由水质问题引起,需要更换水质,及时给鱼缸换水,每次换掉四分之一的水即可。

请注意,以上只是对红色斑点可能原因的简单解释。如果你发现孔雀鱼的异常症状,请及时咨询专业的水族宠物医生或提供更多详细信息以便进行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凤尾鱼不知道得什么病,死了一缸,怎么办?(图)

这么多?已经很严重了,没办法了,典型的烂尾,由水质引起,容易传染。节哀吧,水的原因很大,也可能是那些新鱼带病传染了,如果还有健康的就隔开,这么严重没办法,以后撒些盐和黄粉预防,烂尾病得了很难治。

请养鱼高手帮我看看我的凤尾鱼怎么了

那是白毛病!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水霉菌从鱼体的伤口侵入,开始寄生于表皮,逐渐深入肌肉,吸取鱼体营养,大量繁殖,向外生出灰白或青白色菌丝(肉眼可见棉丝状)。寄生部位伤口发炎充血、坏死、溃烂;病鱼常利用缸壁、石砾或水草摩擦患处,最后衰竭死亡。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早春晚秋最易流行。碰伤、冻伤的幼鱼易患;未受精和胚胎活力差的鱼卵也易寄生.

治病方法:

A、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

C、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D、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E、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17.本病又称针虫病;铁锚虫病。虫体头部钻入鱼的皮肤肌肉,虫体像短针样挂在鱼体上,拔下虫体,可见铁锚样头部。患部发炎红肿,出现红斑、坏死,易被病菌入侵。病鱼急躁不安,食欲减弱,消瘦。锚头蚤在水温15-33℃时均能繁殖,流行期很长,易寄生于个体较大的鱼体。可用敌百虫、高锰酸钾治疗。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