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事案件立案与刑事诉讼的关系

民事案件立案与刑事诉讼的关系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刑事立案不代表犯罪,仅是调查,立案审查期限一般为7日,最长可延长至60日。被害人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包括物质损失和国家、集体财产损失。被害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时,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在提起公诉时也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01条。

法律分析

刑事立案了民事还能诉讼,当事人可以选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向人民另行起诉。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立案了就代表犯罪了吗

1、刑事立案了不是就代表犯罪了,刑事立案仅仅是对于一些情况进行调查。机关接受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一般情况下,在七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

2、重大、复杂线索,经县级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

3、特别重大、复杂线索,经地(市)级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六十日;

4、机关决定立案侦查以后,可视案情需要决定什么时间抓人,这没有具体时间规定,一般情况下,案件立案侦查工作开始时,犯罪嫌疑人已经在看守所了。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拓展延伸

民事案件与刑事诉讼的互动与影响

民事案件与刑事诉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相互影响。首先,民事案件与刑事诉讼可以涉及同一事件,例如一起交通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刑事诉讼可能先行进行,而民事案件则在刑事案件结束后展开。刑事诉讼的判决结果可能会对民事案件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刑事的认定结果可以作为民事的证据。其次,民事案件的判决结果也可能会影响到刑事诉讼的进展,例如,民事案件中的赔偿金额可能会影响刑事诉讼中的判决结果。因此,律师在处理这两类案件时需要充分考虑彼此之间的互动与影响,以确保客户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结语

刑事立案不代表犯罪,仅是对情况进行调查。刑事立案后,被害人可以选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另行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民事案件与刑事诉讼密切相关,判决结果互相影响。律师在处理这两类案件时需综合考虑,确保客户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七十二条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三章 诉讼费用交纳标准 第十 被告提起反诉、有请求权的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人民决定合并审理的,分别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五章 特别程序 第四节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第一百九十四条 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由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提出。

申请书应当写明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的事实和根据。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