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于云计算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云计算的认识和理解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对于云计算的认识和理解

我对云计算的看法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云”, 这一概念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 有云杀毒, 云存储,甚至连购物, 都涉及到了“云”, 我不是计算机专业的, 对“云” 这一概念确实理不清, 逐渐感觉自己渐渐被“时尚” 所抛弃了, 于是自己便做了一番了解,下面谈谈我个人对“云” 的认识。

“云”, 即云计算, 使计算机专业术语, 但是谈到云计算的定义, 可谓众说纷纭, 在维基百科上的定义是“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新方式, 通过互联网上异构、 自治的服务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按需即取的计算”, 同时, Gartner定义云计算为“云计算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将庞大且可伸缩的 IT 能力集合起来作为服务提供给多个客户的技术”, 但是 IBM 则认为“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 IT 服务交付方式, 应用, 数据和计算资源, 它能够通过网络作为标准服务在灵活的价格下快速地提供最终用户”。 这几个定义都有一定的道理, 而我也不清楚哪一个最好,或者说是更准确, 但是, 有一点我是可以肯定的: 云计算就是基于后端庞大的云计算中心数据库的支撑下的, 能提供方便的用户体验的一种低廉成本的新一代 IT模式。 具体而言: 由于在后端的云计算中心数据库规模庞大、 自动化程度高, 可靠性强等优势, 使得人们只要接入互联网, 就能非常方便地访问各种基于云的应用和信息, 并免去了安装和维护等繁琐操作, 同时, 企业和个人也能以低廉的价格来使用这些由云计算中心数据库提供的服务, 在收费模式上, 和水电等公用事业非常类似, 只需为所使用的部分付费, 这就为使用者尤其是个人用户节省了大笔不必要的支出。

从专业角度来讲,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 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 云计算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 公用计算(UtilityComputing)、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 SaaS(软件即服务)等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 换句话说, 云计算就是网格计算的一个商业演化版。 诚然, 科学、 准确地说明云计算是什么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对于一个性的事件,一个可能超出目前知识范围内的事物, 人们是很难准确地描述出来的。 但是人们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 参考已经知道的事件, 推演出云计算的一些重要特征。

云计算和云计算产品是完全不同的。 人们在谈论云计算的时候, 基本上会把云计算和云计算产品混淆起来。 其实云计算和云计算产品是不同的, 云计算属于社会学认识范畴, 其具体体现是一些抽象的标志性特征。 云计算产品是云计算时代的表现形式, 是有形的物体。 比如对工业的认识是机器的出现提高了人们的生产效率, 而蒸汽机、 珍妮纺纱机是有形的、 人们可以认识的产品。 另外一个例子是互联网。 对互联网的认识是网站的出现提高了人们获得信息的能力, 而服务器、 路由器、 软件是人们可以认识的产品。 对云计算的认识表现在效率的极大提高, 而云计算产品是服务器、 路由器、 其它硬件设备和软件等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 通过网络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具有自相似性的体系。云计算是一种质变的过程。 既然云计算带来的是一场, 那么就意味着云计算产品和目前的产品相比较, 应该发生质变, 如果只是量变, 就不是。 当前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把大量的服务器集中在一起, 而在这之前, 这些服务器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机房。 这种形式只是服务器数量增加了, 但是没有发生质变。 云存储、 云安全等也是数量的改变, 没有发生质变。

云计算可以大大减少与提供 IT 服务相关的成本。 企业实施云计算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运营效率, 使企业快速响应市场。 通过仅在需要资源时获取资源并仅为所需的资源付费, 可以减少资本和运营成本。现在的如何才能利用云计算推动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个已经成为新的趋势。 作为企业管理者, 在了解云计算对企业的作用、 目的后, 就得开始考虑企业如何从传统 IT 演进到云的规划和路径。 根据企业规模大小而言演进的路径是不同的。 对于大型集团企业来讲, 应当考虑整合集团内的 IT 基础设施资源, 逐步演进到集团企业云。 对中小企业来讲, 应当关注成熟的云服务商, 把自己的业务逐步托管和部署到公共云平台上去。

云计算属于社会学范畴的概念, 它主要强调采用技术手段创建一个全新的未来社会。 其研究方法是采用“整体论” 思想设计“无形” 的应用功能, 然后采用“还原论” 思想开发“有形” 的物质功能。 企业只是需要制定相应的服务, 由云服务商或云端提供需要的基础架构、 服务、 软硬件资源等。 利用云计算企业可以节约成本, 不用投资购买昂贵的硬件设备, 无需负担频繁地维护与升级费用, 也不需要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 大型机房、 服务器中心等, 并相应减少软硬件的运行维护费用和 IT 人员的实施费。 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 与传统的应用平台相比, 云计算平台的优点在于强大的计算能力、 存储能力、多样化的服务以及高性价比。

云计算的产业的蓬勃发展, 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也为这个资源共享的时代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对个人用户而言, 在云计算的时代, 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基于互联网的服务,这些服务丰富多样、 功能强大、 随时随地接入, 同时也无需购买、 下载和安装任何的客户端, 并只要使用浏览器就能轻松访问, 而无需为软件的升级和病毒的感染操心。 还有, 人们可以将文档等数据放在云来进行共享和协作, 比如, 共同编辑同一篇文章, 而且通过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 来确保协作是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对企业用户而言, 可以利用云技术来优化其现有的 IT 服务, 使现有的 IT 服务更可靠和更自动化, 更可以将企业的 IT服务整体迁移到云上, 使企业卸下维护 IT服务的重担, 从而更专注于其主营业务。很明显, 云计算使得上述工作的成本大大的降低了, 除了上网运营商收取的费用, 其余几乎零成本。对个人用户而言, 由于所使用的服务运行在云端, 本地计算需求比较少, 所以无需像过去那样不断地升级电脑的配置或者购买昂贵的新电脑, 只需一个廉价的可以上网的智能终端, 比如: 手机和上网本等。 同时由于互联网服务是按需使用, 而无需在初期购置不廉价的软件客户端。 对企业用户而言, 除了可以通过利用先进的云技术来降低企业 IT 初期的投资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之外, 更可以通过将 IT 服务外包或者整体迁移来削减 IT 部门, 使得公司成本的结构更完善。但是云计算的规模远非我们想象的简单, 不单单是拥有后台远程的庞大的云计算数据库, 配合现在的网络技术, 所有的使用者, 包括个人和企业的所有资源,都是其数据库的一部分, 换句话说, 云计算的数据库庞大到无法计算, 因为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更新其内容。 举个简单的例子, 就拿现在普及度最高的杀毒来说,云查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几乎每台个人电脑上都会至少安装一款杀毒软件, 这些杀毒软件有的是免费的, 有的是收费的, 杀毒软件能识别的病毒或者木马(有人说现在已经是木马的时代), 是杀毒软件本身的数据库中有记录的病毒或木马特征, 即已发现的且能被清除的病毒或者木马, 而真正的新型病毒或者木马, 即数据库中没有其特征的, 是无法识别的, 而新病毒或者木马传播的速度, 与网络时代的传输速度是一致的, 但是, 云计算的产生使得新病毒或者木马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因为每个用户的计算机的病毒, 都是云计算数据库的一部分, 一旦某种病毒或者木马被发现, 数据库中即包含了其特征, 就能很好的控制。有人做过这样预言: 信息网络的未来其实就简单化到两个东西, 一个是管道,一个是云。 可见云计算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于它的研究和应用方兴未艾, 许多部门和著名公司在研发与应用云计算的过程中作出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云计算与网络密不可分。 云计算的原始含义是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能力。 云计算的起源与亚马逊和 Google 两个公司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它们最早使用到了“Cloud Computing” 的表述方式。 目前美国公开宣布进入或支持云计算技术开发的业界巨头包括微软、 谷歌、 IBM、 亚马逊、 Netsuite、 NetApp、 Adobe 等。Google 是云计算的提出者。 2006 年, Google 启动了“Google101” 计划, 引导大学生们进行“云”系统的编程开发。 多年的搜索引擎技术的积累成果使 Google在云计算技术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不仅提供在线应用, 还希望发挥自身的数据库系统优势,成为在线应用的统一平台。 Google 以发表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开了其云计算三大法宝: GFS、 Map/Reduce 和 BigTable, 并在美国、 中国等高校开设云计算编程课程。

微软于 2008 年 10 月推出了 Windows Azure 操作系统, 这个系统作为微软云计算计划的服务器端操作系统(Cloud OS) 为广大开发者提供服务。 微软拥有全世界数以亿计的 Windows 用户桌面和浏览器, Azure (蓝天) 试图通过在互联网架构上打造新云计算平台, 让 Windows 由 PC 延伸到“蓝天” 上。IBM 从企业内部需求的逐渐上升出发, 在 2007 年 11 月提出了“蓝云” 计划,推出共有云和私有云的概念。 IBM 提出私有云解决方案是为减少诸如数据、 信息安全等共有云现存的问题, 从而抢占企业云计算市场。 依托 IBM 在服务器领域的传统优势,IBM 成为目 前唯一一个提供从硬件、 软件到服务全部自主生产的厂商。

2008 年 7 月, 雅虎、 惠普和英特尔联合宣布将建立全球性的开源云计算研究测试床, 称为 Open Cirrus,鼓励开展云计算、 服务和数据中心管理等领域中各方面的研究。Apple 是云计算领域的一位积极参与者。 从近年来推出的 iTunes 服务, 到Mobile Me 服务, 到收购在线音乐服务商 Lala, 再到最近在美国北卡莱罗纳州投资 10 亿美元建立新数据中心的计划, 无不显示其进军云计算领域的巨大决心。 这些国际知名大公司在全世界建造了庞大的云计算中心。

 云计算在国内的发展

目前中国云计算的讨论多数集中在早期云计算的概念、 技术和模式上。 早期的云计算是一种动态的、 易扩展的、 通过互联网提供虚拟化 IT 资源和应用的一种计算模式。 用户不需要了解云技术内部的细节, 也不必具有云内部的专业知识,更不需要直接参与、 投入、 建设、 维护和控制就能直接按需使用并按用量付费。2008 年, IBM 在无锡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云计算中心, 在北京 IBM 中国创新中心建立了第二个云计算中心———IBM 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 2009 年初, 在南京建立国内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 世纪互联推出“Cloud Ex” 产品线, 包括完整的互联网主机服务“Cloud Ex Computing Service”、 基于在线存储虚拟化的“Cloud Ex Storage Service” 等云计算服务。

随着云计算的升温, 国内的电信运营商也都积极投入到云计算的研究中, 以期通过云计算技术促进网络结构的优化和整合, 寻找到新的赢利机会和利润增长点, 以实现向信息服务企业的转型。 中国移动推出了“大云”(Big Cloud) 云计算基础服务平台, 中国电信推出了“e 云” 云计算平台, 中国联通则是推出了“互联云” 平台。 我国企业创造了“云安全” 概念, 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 获取互联网中木马、 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 在服务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 再把解决方案分发到客户端。 瑞星、 趋势等企业都推出了云安全解决方案。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 互联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用户可以通过云计算在互联网上处理庞大的数据和获取所需的信息。 从云计算的发展现状来看, 未来云计算的发展会向构建大规模的能够与应用程序密切结合的底层基础设施的方向发展。不断创建新的云计算应用程序, 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完善的互联网服务也可作为云计算的一个发展方向。总的来说, 云计算还是一种新的技术, 它像 IP 技术一样, 可以用在任何信息传播需要的地方。 如同 IP 改变了整个通讯产业一样, 云计算也将改变整个信息产业。 未来信息的广阔包容, 规模无比, 覆盖天涯, 蓬勃发展, 风起云涌, 烟消云散……多么变幻无穷, 多么像云一样不可估量, 这多么形象地描述了未来的信息浪潮。 获得信息需要技术的变革, 商业模式的创新, 它的特性决定了, 任何人都无力独揽狂澜。 开放、 合作是云产业未来的最重要的标志。 我认为云计算不仅是基于互联网的一个超级计算机, 还是一个储存软件加服务。 它可以帮我们解决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些困难, 可以说是填补我们现在的网络中出现的一些不足的方面, 而且云计算的出现让我们的网络世界有了很大的改变。 “云”时代的到来, 我们再也不会担心资料的丢失, 我们的工作的效率也会提高。 云计算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这些便利, 它对于信息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云计算的发展, 将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不一样的色彩。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