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毛的故事精选

毛的故事精选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毛的故事精选

毛委员送棉衣

井冈山根据地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在1928年11月写给的报告说:"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

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军服。一天,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新棉衣回到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毛委员就是这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战胜了严寒的冬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斗智

在上私塾的几年中,对同学团结友爱,礼让为先。放学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同学总喜欢抢头,他却从容不迫地慢慢走。对人很有礼貌,但对于无理取闹的人力主制服。他常常对人说:“逢恶就莫怪,逢善就莫欺。”

一天,从韶山到外婆家去。当他走到一个山谷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双手插腰拦住了去路,原来是当地一个姓赵的富豪子弟。早就听说,这个人经常在穷人面前舞文弄墨,以富欺贫。赵某横在路上,傲慢地说:“我知道你是文家的外甥,今天要考考你,能答得出,我就放你过去,若答不出,哼!你就别想回去!”赵某接着说:“百家姓里的‘赵钱孙李’分开如何解释,合起来是什么意思?”稍加思索便说:“赵公元帅的‘赵’,有钱无钱的‘钱’,有理无理与‘李’同音。大宋天子赵匡胤说过,有钱龟孙不讲理!”赵某听后满脸通红,又恼怒又尴尬,只得让他过去。

“牛司令”

少年时代和同伴放牛时,经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来往往就误了放牛,要么是到了时间牛还没有吃饱,要么是牛跑到人家的田里去啃庄稼。怎样才能既保证放好牛,又让大家玩得痛快?和大家商量了一个办法。他把同伴们组织起来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不让它们吃了庄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每天轮班,今天看牛的,明天割草,后天去采野果子。这样,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快到晌午的时候,大家都回到了原来聚会的地方。看牛的孩子们,让牛吃得滚圆滚圆的;割草的孩子们,都装满了一大篓子;采野果子的孩子们,从山里带回来大堆大堆美味的野果……这时候,就把草和果子拿来,合理地分给每个人。有时不够分了,他就少分一点。而有剩余的草,他就用绳拴起吊在树枝上,谁能跳起来抓着就归谁。和一起,不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伙伴都乐意同一起放牛,称他为“牛司令”。

还钱给章士钊

1963年的一个冬天,读完英文后,和章含之散步,闲谈中忽然想起了自己1920年向章士钊借的2万银元。他说了事情经过,对章含之说:“你回去告诉行老(章士钊字行严,毛经常称他行老),我从现在开始要还他这笔欠了近50年的债,一年还2000元人民币,10年还两万。”

“是有这回事吗?”章含之如听传奇一般,回家问父亲。

章士钊哈哈大笑:“确有其事,竟还记得!”

没过几天,的秘书果然送来了2000元人民币。并说:“以后每年春节送上2000元。”

“这怎么行?”章士钊十分不安地对章含之说:“当真还债了。你下次去那儿教英文,就说我不能收此厚赠,当时的银元是募集来的,我自己也拿不出这笔巨款。”

当章含之把父亲关照的话带给时,笑了,说:“你也不懂我这是用我的稿费给行老一点生活补助啊?他给我们党的帮助哪里是我能用人民币偿还的呢?你们那位老人家一生无钱,但总自己掏腰包帮助别人,我要是明说给他补助,他这位老先生的脾气我知道,是不会收的。所以我说还债。你就告诉他,我说的,欠的账是无论如何要还的。这个钱是从我的稿酬中付的。”

从此,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这天,的秘书总会送2000元到章士钊家中。章士钊要推也推不掉。

的衣着

节俭、朴素,是老一代无产阶级家共同的特点。一代伟人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尤其是他的衣着,简直是俭朴到了让今天的我们无法相信的地步。进京时一件好衣服都没有。在战争年代,同志对于穿衣从来不提任何要求。他常常是有什么穿什么。为了少做一件衣服,为战争节约些开支,的衣服上往往是补丁上缀补丁。1949年,进了北京城,曾在香山双清别墅接待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各界代表、知名人士。他在见张澜前,吩咐卫士李银桥说:“张澜先生为中国人民的事业做了不少贡献,在民主人士当中享有很高威望,我们要尊重老先生,你帮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换换。”然而,李银桥在所有的家当中翻了又翻,找了又找,竟挑不出一件不破或者不打补丁的衣服来。李银桥异常委屈,对说:“,咱们真是穷秀才进京赶考了,一件好衣服都没有。”倒劝慰说:“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们会考出好成绩。张先生是贤达之士,不会怪我们的。”就这样,他硬是穿着补丁衣服见了张澜,又见了沈钧儒、李济深、郭沫若、陈叔通等知名人士,更受到各位民主人士的尊敬。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