谅解书并不意味着免于刑事处罚,通常会判刑。谅解书是法官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依据,而非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依据。只有犯罪情节轻微时,被告人才可能免于刑事处罚。可以根据谅解书决定不起诉。法定不起诉的情况包括:行为轻微、过追诉时效、特赦免罪、告诉才处理且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被告人死亡、其他法律规定免予刑事处罚。
法律分析
签谅解书后,一般还会判刑,不会免于刑事处罚的。
谅解书是主审法官对被告人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而不是法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如果犯罪情节轻微的,则被告人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有谅解书可以不起诉。
法定不起诉的情形如下:
1、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规定,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法令规定免予刑事处罚的。
拓展延伸
承诺履行协议后的法律责任变化研究
《承诺履行协议后的法律责任变化研究》是对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当一方承诺履行后是否仍需承担法律责任的变化进行深入探讨的研究。在传统观念中,一旦承诺履行,相应的法律责任也随之消失。然而,随着法律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人们开始关注承诺履行后的法律责任是否会发生变化。本研究将通过梳理相关法律条文、案例分析和学术研究,探讨承诺履行后的法律责任是否存在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研究结果将为法律实践和相关当事人提供有益的参考,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承诺履行协议后的法律责任变化。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签署谅解书并不意味着免于刑事处罚,一般情况下仍会受到刑罚的判决。谅解书仅仅是主审法官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因素,并非法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只有在犯罪情节轻微的情况下,被告人才有可能免于刑事处罚。此外,可以根据谅解书的情况决定是否起诉。根据法律规定,不起诉的情形包括行为轻微、追诉时效期限已过、特赦免除刑罚、告诉不成立或撤回、被告人死亡、以及其他法律规定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况。《承诺履行协议后的法律责任变化研究》则是对承诺履行后法律责任是否发生变化的深入探讨,旨在为法律实践和当事人提供参考,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种变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机关可以向人民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可以向人民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