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距兰:别名版纳隔距兰,为天门冬目、兰科、隔距兰属、兰花系列花卉,原产于亚洲东南部,中国(云南南部勐腊、景洪、勐海)、印度、泰国。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北部。野生于海拔980-153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常附生于河谷疏林中的树干上。它虽然貌不惊人,却是版纳地区最常见的兰花之一。同属属约有100种,分布热带亚洲至大洋洲,我国有17种和1个变种,主要产于南部和东南部地区。。
兰花家族中特点比较突出的品种,花姿独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与喜阴湿的其他品种不同,它喜欢较为干燥、光照较为充足的环境。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疏生多数花,花序下垂,比叶长,具分枝。花小,淡紫红色。
颜色分类:粉色_黄色 ;茎形分类:根状 ;叶序分类:互生 ;叶形分类:条形 ;光照需求:中光 ;开花季节:夏季 ;培育难度:中等 ;适宜温度:22℃±6℃ ;酸碱范围:6±.5(PH)
隔距兰植物特征:
茎直立,或下垂,质地硬,无假鳞茎,长2-4cm。叶厚革质,扁平,狭长圆形,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裂,基部具关节和抱茎的叶鞘,在上面中肋凹陷,在背面隆起。
隔距兰种植方法:
有较强的耐旱性,气生根发达,可从空气中获得部分水分及养分。生长适温16-30℃,10℃以上可安全越冬。光照需求稍高,喜中等以上光照,夏、秋遮荫50-70%,春季及冬季宜见全光照。无假鳞茎,无法贮藏大量水分,因此生长期需保持基质湿润,并向植株喷雾保湿,防止植物因空气过于干燥而失水。栽培需用附生基质,可盆栽,也可附于树千或蛇木板上养护。生长期半月施1次1200-1500倍的平衡肥,花芽分化时増施磷钾肥,以利于植株开花。
隔距兰繁殖方式:
可采用切茎法
隔距兰开花形态:
花期5-9月。花苞片小,卵状三角形,向外伸展或下垂,先端急尖。中萼片长圆形,舟状,先端钝。侧萼片稍斜卵圆形,与中萼片等大,先端钝。花瓣多少镰刀状长圆形。距角状,近劲直,末端钝,内面有发达的隔膜,而在背壁上方具3裂的胼胝体。胼胝体远离隔膜,长远大于宽,侧裂片很小,呈短耳状并且紧贴于中裂片。中裂片为两侧压扁的长圆形,上面纵向凹下,基部稍2裂,无毛。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