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甲:别名葛紫茎甲_曲茎叶甲,为鞘翅目、负泥虫科、茎甲属动物,原产于亚洲中国(东部大致以长江为限,最北采集地江苏、江西、湖北、四川、南至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越南等地。会刺激寄主植物细胞增生,幼虫所在部位膨大成虫瘿,外观呈肿瘤状。严重时影响作物生长和结实。
甲壳颜色艳丽,且十分多变,通常为红色、紫色、蓝色、绿色等,泛着强烈的金属光泽,是十分适合甲虫爱好者收藏观赏的甲虫品种。幼虫侵入寄主植物,在作物茎内取食及生长,对很多农作物有害,主要危害豆科植物。
科目分类:甲虫 ;生存环境:农田 ;颜色分类:红色_蓝色 ;居住环境:地栖 ;最大体型:3cm ;性情分类:温和 ;寿命年限:2年 ;适宜温度:24℃±5℃ ;食物饲料:植物
紫茎甲形态特征:
体长2-3cm,宽0.8-1cm。为中型甲虫,体表无毛,表面具有光泽,腹面腹节较光亮。雄甲虫第一腹节中部有较密的刻点及毛,头部刻点细密。雌甲虫体较小,前中足较短,后腿较发达,端部达革翅末缘,端齿明显(多为2个,偶有3个,以前齿尖锐突出)。
紫茎甲生活习性:
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茎蔓中作茧越冬。
紫茎甲饲养方法:
幼虫蛀茎,并在茎中形成虫瘿,对豇豆、长豇豆、刀豆、菜豆属、葛属、决明属、木蓝属、油麻藤属、薯蓣等植物有一定的危害。
紫茎甲雌雄分辨:
幼虫蛴螬型。体粗肥,弯曲呈C型。体背面有粢的皱褶,被有微细的短刚毛。头小,向前下方伸出,触角极为短小单眼。前胸背板骨化强,中、后胸背面有皱褶,足三对,短而粗。腹部10节,第9节显后第8节狭,第10节更为短小,筒形,第1-8节粗大有较深的皱褶。气门较大,卵圆形,胸及第1-8腹节各有一对,最后的气门稍小。
紫茎甲繁殖方式:
卵生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