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赤眼蜂:别名赤眼蜂,为膜翅目、赤眼蜂科、赤眼蜂属动物,原产于亚洲中国吉林、辽宁、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等地。野生于早地或附近的水稻田。靠触角上的嗅觉器官寻找寄主。先用触角点触寄主,徘徊片刻爬到其上,用腹部末端的产卵器向寄主体内探钻,把卵产在其中。
寄生性天敌益虫,是很有价值的的生物防治昆虫,寄生于玉米螟及近似于玉米螟的螟蛾科昆虫卵中,也寄生于刺蛾科、卷蛾科卵中。不论单眼还是复眼都为红色,所以得名。雌蜂和雄蜂的交配活动是在寄主体内完成的。
科目分类:蜂类 ;生存环境:灌丛 ;颜色分类:红色_黄色 ;居住环境:树栖 ;最大体型:0.1cm ;性情分类:温和 ;寿命年限:0.5年 ;适宜温度:24℃±5℃ ;食物饲料:昆虫
玉米螟赤眼蜂形态特征:
体型十分微小,体长只有0.06cm左右。雄体黄,前胸背板及腹部黑褐色。触角鞭节细长。触角毛细长,最长的相当于鞭节最宽处的3倍。前翅臀角上的缘毛相当于翅宽的1/6。雄性外生殖器。阳基背突成三角形,基部收窄,两边向内弯曲。腹中突狭长而末端尖,中脊成对。阳茎稍长于其内突,两者之和近于阳基的全长,明显短于后足胫节。
玉米螟赤眼蜂饲养方法:
适温22-32℃,发育起点温度11℃。寿命长短与温湿度的关系密切,总趋势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成虫寿命最短的温湿度组合为35℃与相对湿度29%,只有0.50天。寿命最长的组合为20℃与相对湿度85%,为2.5天。在棉田已知寄生玉米螟、棉铃虫、烟青虫、棉小造桥虫、小地老虎的卵。
玉米螟赤眼蜂雌雄分辨:
雌体黄,前胸背板、腹基部及末端黑褐色。产卵器稍短于后足胫节。
玉米螟赤眼蜂繁殖方式:
室内可用米蛾卵进行大量繁殖,但难寄生于柞蚕、蓖麻蚕等卵中。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