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鬼脸天蛾_人面天蛾百科图片_饲养繁殖_雌雄鉴别

鬼脸天蛾_人面天蛾百科图片_饲养繁殖_雌雄鉴别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鬼脸天蛾:别名人面天蛾,为鳞翅目、天蛾科、鬼脸天蛾属动物,原产于亚洲中国、日本、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菲律宾、印尼等地的低、中海拔山区。1798年命名。在中世纪,点着蜡烛的房间里,如果出现鬼面天蛾,则会被认为是死亡的预兆。尤其在一些受教育程度不发达的地区,鬼脸天蛾就是当地迷信文化中恐惧的代名词。幼虫能危害胡麻等作物。

以其诡异的外貌,成为了许多国家民俗文化中,代表死亡、恐惧和的主流元素。这主要归功于它背部,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灰白色骷髅斑纹。著名的恐怖电影《沉默的羔羊》,女主嘴上就是一只鬼脸天蛾。

科目分类:飞蛾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黄色_棕色 ;居住环境:树栖 ;最大体型:13cm ;性情分类:温和 ;寿命年限:2年 ;适宜温度:24℃±6℃ ;食物饲料:植食

鬼脸天蛾形态特征:

翼展10-13cm。翅膀颜色以杂乱的深黑褐色为主。眼点班以上有灰白色大斑,腹部黄色,各环节间有黑色横带,背线蓝色较宽。前翅黑色、青色、黄色相间,内横线、外横线各由数条深浅不同的波状线条组成,中室上有一个灰白色点。后翅黄色,基部、中部及外缘处有较宽的黑色带三条,后角附近有灰蓝色进一块。幼虫体长约9-12cm。体型肥大,体色有黄、绿、褐、灰等多种,体侧有斜向的斑纹(但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鬼脸天蛾生活习性:

夜晚会趋光,白天停栖与翅色近似的树干上。受到干扰,会在地面飞跳并发出吱吱的叫声。

鬼脸天蛾饲养方法:

每年发生一代,成虫7、8月份出现,以蛹过冬。飞翔能力较弱,常隐居于寄主叶背,散产卵于寄住叶背及主脉附近。幼虫以茄科、马鞭草科、木樨科、紫葳科及唇形科等植物为寄主。

鬼脸天蛾雌雄分辨:

雌雄差异不明显。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