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甲虫:别名蔬菜花斑虫,为鞘翅目、叶甲科、瘦跗叶甲属动物,原产于北美洲落基山区,随着世界贸易,入侵至世界各地,现已广泛分布于欧美和亚洲的40多个国家,并还在进一步的扩张。传播途径主要有:1.自然传播,包括风、水流和气流携带传播,自然爬行和迁飞;2.人工传播,包括随货物、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携带传播。
分布广、危害大,是世界著名的毁灭性检疫害虫,为害茄科植物。成虫、幼虫均贪食,常将马铃薯的叶子全部吃光,造成马铃薯减产30-50%,最严重甚至减产90%。2020年被为1类农作物病虫害。
科目分类:瓢虫 ;生存环境:农田 ;颜色分类:黑色_黄色 ;居住环境:地栖 ;最大体型:1.2cm ;性情分类:危险 ;寿命年限:3年 ;适宜温度:24℃±5℃ ;食物饲料:植物
马铃薯甲虫形态特征:
体长0.9-1.2cm,宽0.6-0.7cm。呈卵圆形,橘黄色,头、胸部和腹面散布大小不同的黑斑,各足跗节和膝关节黑色,每鞘翅上有5个黑色纵条纹,相当艳丽。头下口式,横宽,背方稍隆起,向前胸缩入达眼处。唇基前缘几乎直,与额区有一横沟为界,上面的刻点大而稀。复眼稍呈肾形。触角11节,第1节粗而长,第2节很短,第5、5节约等长,末节呈圆锥形。
马铃薯甲虫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3代,成虫在地下越冬。越冬成虫潜伏的深度为20-60cm。幼虫孵化后开始取食。幼虫4龄,15-34天。4龄幼虫末期停止进食,大量幼虫在被害株附近入土化蛹。幼虫在深5-15cm的土中化蛹。蛹期10-24天。在欧洲和美洲,1年可发生1-3代,有时多达4代。发育1代需要30-70天。
马铃薯甲虫饲养方法:
除马铃薯外,还为害番茄、茄子、辣椒、烟草等茄科植物,合适的条件下,密度往往急剧增长,控制不利常会爆发性失控。1对雌雄个体5年之后可产生千亿个个体。此外,它还可传播马铃薯褐斑病和环腐病等。油葵、棉花等作物也有被害报道。
马铃薯甲虫雌雄分辨:
1、2龄幼虫暗褐色,3龄逐渐开始变成鲜黄色、粉红色或橘黄色。头黑色发亮,前胸背板骨片及胸部和腹部的气门片暗褐色或黑色。4龄幼虫的气门骨片和上侧片骨片上无明显的长刚毛。
马铃薯甲虫繁殖方式:
4-5月,土温回升到14-15℃时,成虫出土,在植物上取食、交尾。产卵于叶子反面,与叶面多呈垂直状态,每雌产卵300-500粒。卵为长卵圆形,淡黄色至深枯黄色。卵期5-7天,幼虫期16-34天,因环境条件而异。老熟幼虫入土化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