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宋蜻蜓:别名,为蜻蜓目、蜻科、灰蜻属动物,原产于分布于低海山区,栖息于水草茂密的池塘、水田等环境。1868年命名。成虫4-10月出现,雌虫以连续点水的方式产卵,为较为常见的蜻蜓种类。
雄虫复眼蓝绿色,胸部灰蓝色,腹部末端2节蓝灰色或蓝黑色,翅膀透明,翅痣黄色,翅基透明。雌虫胸部及腹部黄褐色,合胸侧视有一条黑褐色的斜斑,翅基透明,腹部末2节黑色。与金黄蜻蜓有些相似。
科目分类:蜻蜓 ;生存环境:湿地 ;颜色分类:黄色_蓝色 ;居住环境:两栖 ;最大体型:6cm ;性情分类:敏捷 ;寿命年限:2年 ;适宜温度:24℃±5℃ ;食物饲料:昆虫
吕宋蜻蜓形态特征:
体长4-6cm。未熟雄虫近似雌虫,合胸黄色,侧视具一条黑褐色斑,腹末2节蓝黑色。但本种雄虫相较金黄蜻蜓复眼颜色较淡,为水蓝色。腹部末端不具黑色斑,下翅基部透明。雌虫复眼淡蓝绿色,胸部黑褐色斑较不发达。下翅基部透明,可以和金黄蜻蜓区分。
吕宋蜻蜓雌雄分辨:
雄蜻蜓翅痣黄色,翅基透明。雌蜻蜓黄褐色,合胸侧视上方有一条黑褐色的斜斑,翅基透明,腹部末2节黑色,腹侧黑色。
吕宋蜻蜓繁殖方式:
卵生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