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旌蛉:别名旌蛉,为脉翅目、旌蛉科、旌蛉属动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我国云南有分布。属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前翅宽大,透明,翅基带褐色,翅痣很小,后翅极细长如带,为前翅的2倍多长,淡褐色。
属有翅节肢动物,大型昆虫,形态特殊,极其罕见。后翅特化,如飘带一般,翩翩飞舞的样子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被誉为昆虫界中的“仙女”。它白天活动,动作敏捷,夜间有趋光形,常被误认为“变异的蜻蜓”或“蜻蜓和蝴蝶的杂交品种”。
科目分类:脉翅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灰色_棕色 ;居住环境:地栖 ;最大体型:2.1cm ;性情分类:敏捷 ;寿命年限:2年 ;适宜温度:26℃±6℃ ;食物饲料:昆虫
中华旌蛉形态特征:
雄虫体长约2.1cm,前翅长2.6cm,后翅长6cm。头黄色,头顶除复眼边缘外均呈褐色。头前端延伸呈喙状,额唇基的端部与上唇前缘均带褐色,前幕骨陷为褐色斜向长凹窝。下颚须与下唇须暗褐,口器。触角线状,黄褐色,具微毛。胸背暗褐色,前胸宽大于长,呈鞍状,背面局梯形大斑,内有细中线,背板两侧包向胸侧则为黄色。足黄色,具褐斑,被短毛。腹狭长,背面暗褐,节端具黄边及暗纹。
中华旌蛉生活习性:
触角细长,端部膨大成球棒状,与蝴蝶触角相似,因此被称蝶角蛉,长角蛉。复眼大而且突出,不少种类复眼被一条横沟分成两半,此为亚科的分类特征。头胸多生密长毛,足短小多毛,胫节有一对发达端距。翅膀多且呈网状,翅痣下无狭长翅室,腹部多狭长,有些种类雌虫腹部短浅。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