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带食蚜蝇:别名,为双翅目、食蚜蝇科、黑带蚜蝇属动物,原产于亚洲中国山东、江苏、河北、江西、浙江、四川、福建、广西、云南、广东、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交配后雌虫将卵散产于蚜虫聚集的棉花叶片上,一般叶片背面较多。
幼虫专门捕食危害棉花等作物的各种蚜虫,平均1头幼虫日捕蚜120余只,能有效控制蚜虫繁殖,是农作物重要益虫。1年发生5代。雌雄成虫在飞行中进行交配,交配时间极短,只有约1秒钟。
科目分类:蚊蝇 ;生存环境:农田 ;颜色分类:黄色_棕色 ;居住环境:树栖 ;最大体型:1.1cm ;性情分类:温和 ;寿命年限:1年 ;适宜温度:26℃±4℃ ;食物饲料:昆虫
黑带食蚜蝇形态特征:
雌虫体长0.7-1.1cm,翅长0.7-1cm。头黑色,被黑色短毛。单眼区后方密覆黄粉。额大部分黑色覆黄粉,背较长黑毛。腹部第5节背片近端部有黑横带。幼虫孵化后3天,体淡黄绿色,具短突起,后半部背中可见到体内有黑纹1条,两侧有黄白线纹。5天以后,体淡黄白色,柔软,半透明,体内背中线处有两条较宽的白色纵带。老熟幼虫体长0.9cm。淡灰黄色,后端杂有白色或黑色斑块。后呼吸管短。气门板黄褐色,宽大于长。气门褐色,气门孔白色。
黑带食蚜蝇生活习性:
夏季高温季节,以蛹态进行越夏。上海成虫于12月下旬越冬。翌年3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在24℃恒温条件下,各虫态发育历期最短,在27℃恒温时除蛹期发育较快外,卵和幼虫发育历期均较24℃发育时长,30℃时很少孵化,幼虫和蛹均不能发育,故27℃左右可视为最高适温界线,30℃接近致死高温。
黑带食蚜蝇饲养方法:
蛹水瓢状,末端较粗长,淡土黄色。背面条纹变化大,有的前端背面县2条横的长黑纹,其间还有2条短黑纹,背面中部有2-3条短黑纹。有的背部具黑色斑纹6条,两侧各有1条黑斑点,末端呼吸管向后水平伸出。成虫羽化后需要补充营养,如取食物,寿命13天左右,不取食4天左右。
黑带食蚜蝇雌雄分辨:
雄虫头黑色,覆黄粉,被棕黄毛,头顶呈狭长三角形。额前端有1对黑斑。触角桔红色,第三节背面黑色。面部黄色,颊大部分黑色,被黄毛。中胸盾片黑色,有1条狭长灰纹。两侧的灰纵纹更宽,在背板后端汇合。足黄色。腹部第二节最宽。侧缘无隆脊。背面大部黄色,第2-4节除后端为黑横带外,近基部还有1狭窄黑横带。第四节后缘黄色,第五节全黄色或有1黑斑。腹面黄色或第2-4腹片具黑斑。
黑带食蚜蝇繁殖方式:
卵白色,长椭圆形,长1cm,表面具有1条密而短的白色纵纹,条纹显着隆起。未交配的雌虫所产的卵不能孵化。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