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中,判决书生效后,债务人无力赔偿可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可暂停或恢复,被执行人无力偿还借款且无劳动能力可终止执行。申请人发现对方有可执行财产可随时通知执行,对方有工资可申请执行。
法律分析
民事纠纷中,判决书生效后,如果债务人没钱赔偿或不履行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的,也可以由暂时中止执行,待有履行能力后或随时恢复执行。如果被执行人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会终止执行。只要不是终止执行的情形,申请人之后发现对方有可执行财产的,可以随时通知执行。如果对方有工资,也可以申请执行对方的工资。
拓展延伸
当事人财产不足,判定赔偿难以执行
当事人财产不足,判定赔偿难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面临着一项艰巨的任务,即如何确保受害人得到应有的赔偿。尽管已经做出了赔偿判决,但当事人的财产状况使得执行变得困难重重。可能会采取多种措施,如查封、扣押财产,或者追溯债务人的其他资产。此外,还可以与当事人协商制定分期付款计划,以便逐步履行赔偿义务。然而,即使采取了这些措施,赔偿的完全执行仍然面临着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审慎权衡各种因素,以确保公正、有效地解决赔偿问题。
结语
在民事纠纷中,判决书生效后,债务人无力赔偿或不履行时,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可暂时中止执行,待有履行能力后恢复执行。若被执行人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且无收入来源、丧失劳动能力,会终止执行。除非终止执行,申请人发现对方有可执行财产时可随时通知执行,甚至可申请执行对方的工资。然而,当事人财产不足时,面临艰巨任务,需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受害人得到应有赔偿,但赔偿的完全执行仍面临不确定性。因此,需审慎权衡各种因素,以公正、有效地解决赔偿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五)人民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