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证人在民事诉讼中作伪证,对于当事人来说侵犯的是当事人的诉权。对于侵犯诉权的行为,目前在我国属于不可诉,只能向反映,按照扰乱诉讼秩序,依据程序法规定处罚。
一、刑事案件可不可以申诉
刑事案件可以申诉。申诉的主体只能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同胞的兄弟姐妹。需要注意的是,申诉不同于上诉,上诉是近亲属只有在被告人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上诉,但是对于申诉近亲属却有的申诉权,近亲属进行申诉时无需被告人的同意。
刑事申诉的程序有:
1、不服同级或者下一级人民生效民事判决、裁定的,移送本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审查处理;
2、下级人民有抗诉权的,转下级人民审查处理;
3、依法属于人民或者其他机关主管范围的,移送人民或者其他机关处理。
二、什么样的借条,法律不会保护
第一,借款时如果明知对方将用于非法活动,不要借款给对方。依据我国法律规定,该借款不受法律保护。在对方不还钱的情况下无法通过诉讼途径予以保护。
第二,对约定有还款期限的借条,要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后3年内主张权利,即向人民起诉。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请求人民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如果借款人在借款到期3年后向人民起诉,却没有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情形的,就会丧失胜诉权。
三、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个人诉讼的区别
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个人诉讼的区别如下:
1、诉讼的原因和目的不同。股东代表诉讼是因为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股东起诉公司的利益。股东直接诉讼是因为股东个利受到侵犯,股东起诉纯粹是为了自身利益;
2、对原告诉讼资格的要求不同。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在股东代表诉讼中,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必须要求连续一百八十天以上单独持有公司1%的股份,才有资格提起诉讼。股东直接诉讼中对股东原告资格没有上述要求;
3、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不同。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被告是侵犯公司利益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其他人。股东直接诉讼中的原告是股东,被告只能是股东所在的公司;
4、诉讼法律后果不同。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原告股东只享有形式意义上的诉权,判决对原告、被告、公司等股东具有法律约束力。在股东直接诉讼中,原告是直接的,最终的受益者。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等等。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