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怎样申请保障住房

怎样申请保障住房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第1种观点: 一.保障性住房怎么申请(一)领表:申请人凭户口簿,身份证向户籍所在地事处、镇领取申购表。(二)申请:申请人应当按要求如实填写申请表,并向户籍所在地事处、镇提交申购表和相关材料,事处、镇应当按相关规定受理申请。(三)初审和公示:事处、镇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户口、收入、资产、住房等情况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进行调查核实。(四)复核:各区国土房管分局应当自收到初审资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本办法规定复核并对申请人情况进行评分,评分后将申请资料和审核意见报送市房改办住建办。(五)批准和公示:市房改办住建办将复核符合申购资格的申请人姓名、工作单位、现住房条件、家庭人口、等在市国土房管局网站上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六)轮候:市房改办住建办应当将取得购房资格的申请人按照得分高低排列轮候顺序;分数相同的,通过摇珠方式确定轮候的先后顺序。(七)配售通知:市房改办住建办根据房源情况,并按照轮候顺序向申请人发出配售通知。(八)选房:接到配售通知的轮候任可根据配售项目房源情况选择购房或继续轮候。选择购房的,申请人可挑选住房3次,并在规定时间内签订购房合同。二、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条件(一)家庭申请的,家庭成员中至少一人具有本市户籍;单身居民申请的,应当具有本市户籍;(二)家庭人均年收入或者单身居民年收入在申请受理日之前连续两年均不超过本市规定的租赁保障性住房的收入线标准;(三)家庭财产总额或者单身居民个人财产总额不超过本市规定的租赁保障性住房的财产限额;(四)家庭成员或者单身居民在本市无任何形式的住宅建设用地或者自有住房;(五)家庭成员或者单身居民提出申请时未在本市和国内其他地区享受住房保障;(六)市规定的其他条件。三、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材料申请市区廉租住房实物配租需提供的材料:①家庭成员身份证及户口簿原件、复印件;②持有民政部门核发的《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持有总工会核发的《本市市区特困居民证》原件、复印件;③租住私房的提供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部门鉴证的《房屋租赁合同》;租住公房的由单位出具住房情况证明原件、复印件;自有住房建筑面积人均不足15平方米的家庭应出具房屋产权证的原件、复印件;④社区受理申报材料对原件验证,并在上报的复印件上盖章确认;⑤申请对象为孤、老、病、残、急需救助等情况的应同法律依据《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提供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性住房。本办法所称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是指城市和县所在地镇的范围内,家庭收入、住房状况等符合市、县规定条件的家庭。

第2种观点: 申请保障房的流程有:申请人填写申请材料、到社区领表;递交个人及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簿、婚姻状况证明与申请表由社区审核;审核通过交由办事处、保障性住房中心复核并公示;公示无异议办理相关手续。1.保障部门受理登记:保障对象需在有关部门进行申请,并在保障办领取申请表,申请保障性住房登记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低保户中低收入家庭,符合<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标准和条件的住房救助对象家庭,参战人员、烈士遗属、军转地方安置人员(不包括一次性安置)、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符合抚恤优待的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等。(2)身份证、户口本、无房证明。(3)领取保障性住房申请表。2.社区受理初审:对申请人进行调查核实,填写意见书 核实,填写意见书 做好会议记录。3.社区公示:对评议的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7天,公示结束后在保障性住房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盖印,将评议结果照片报乡镇。4.鹿城镇复审:实地审核,联合相关部门对申请人进行信息核实,上报信息是否真实等。5.住建局终审:住建局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审批。6.住建局公示:住建局对于审查审批结果进行示,接受监督举报,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7.保障部门实施:经公示无异议后,组织进行房屋摇号对于摇号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接受群众监督举报,公示无异议后签订住房合同办理入住手续。收回保障房的情况有:保障房到期未提出续租申请的;已另行购买拥有住房的;全部家庭成员户籍均迁出本市的;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以上未在保障房内居住的;无正当理由连续两个月或者累计六个月以上未缴纳租金的;擅自转租、转让、抵押、出租保障房的;擅自改变保障房使用功能的。申请保障房需要的条件有:在本市无任何形式的自有住房;具有本市户籍;年收入在申请受理日之前连续两年均不超保障性住房的收入线标准;财产总额不超过财产限额;未在本市和国内其他地区享受住房保障等。【法律依据】:《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第十九条 城镇家庭、个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申请保障性住房或者住房租赁补贴的,应当向事处(社区)或者镇提交申请。鼓励外来务工人员由用人单位统一向事处(社区)或者镇申请。申请人应当如实申报住房、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不得隐瞒、虚报或者伪造,并书面同意审核机关核实其申请信息。审核机关核实申请人住房、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等,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便利,按规定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并对所出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3种观点: 保障性住房是指由投资或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造,出售或出租给符合条件的住房需求家庭的住房。申请保障性住房需符合相关条件和程序,具体操作需要根据当地和规定进行。保障性住房是指为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特殊人群(如退役军人、离休干部等)和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而建设的公共住房。在中国,保障性住房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低价商品房,二是租赁住房。它的建设和管理都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申请保障性住房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 家庭成员符合当地户籍和规定;2. 家庭收入符合当地相关标准;3. 家庭成员无其他住房或房产;4. 申请人符合当地其他要求和程序。具体的申请流程和条件要求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进行查阅和了解。一般需要提供相应的申请材料,如个人身份证明、住房需求证明、收入证明、家庭成员情况等。保障性住房与公租房有何区别?保障性住房是指由或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建,销售或出租给符合条件的住房需求家庭的住房。而公租房是指或相关机构出资建设和管理,并向符合条件的群体提供租赁服务的住房。在保障对象、建设主体和运营模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此外,保障性住房在购房和租房方面都有所涉及,而公租房只限于租赁。如果申请保障性住房遇到了困难,该怎么办?如果在申请保障性住房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或疑惑,可以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或权威机构,获取准确的和流程信息。此外,可以通过信访、投诉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争取得到合理的解决方案。保障性住房是为满足低收入、特殊群体和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而建设的公共住房。在申请保障性住房的过程中,需了解当地和标准,按照相关规定提供材料和资料,严格遵守申请程序和要求。同时注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及时反映问题和困难,争取得到公正、合理的处理。【法律依据】:《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提供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性住房。本办法所称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是指城市和县所在地镇的范围内,家庭收入、住房状况等符合市、县规定条件的家庭。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