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舒婷诗歌中《思念》的那种朦胧、深远的意境是怎样产生的?

舒婷诗歌中《思念》的那种朦胧、深远的意境是怎样产生的?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在当代女诗人的笔下,“思念”依旧以其纯美真率让多少人伤怀落泪。

诗的第一节,便以独特的构思和形式展现此诗与众的不同。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能感其美却无法触其形;“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能晓其情却无法觅其果。如此无奈和悲哀不正是如烟似梦的思念所在吗?

琴弦孤身只影,琴声破碎欲绝,希望与失望在若断若续“檐雨的念珠”中闪现。

有桨却无法致岸,有情却无法会面,不正如“溯游从之,宛在水”及“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痛楚吗?

缠绵悱恻的相思愁苦满溢诗里行间,令人不忍触摸。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默默”一词使“蓓蕾”这个意象更加形象突出,等待的热切和希望的深切之情溢于纸上;“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遥遥”更突出了等待的悲哀和思念的痛苦。

两个意象把人们思念的心定个在这暖和而温暖的画面里。

而心的深处,是海洋。

泪如海,思念如海,期待如海。

最终翻腾不息的海语,溢满了两汪深湖,两颗晶莹剔透的泪珠,映现了世间一切的真情。

思念的真切,在此从内到外,由浅及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相思不是简单之物,诗人表现也从多角度多侧面出发,用形象帮助思维说话。

四个意象虽无逻辑关联,但每一意象的本质都能让人联想起意味相似的相思。

此时,诗作的思维是跳跃的、抽象的,找不到明显的逻辑痕迹,但给人情感感受空间是立体的,回味是深远的。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