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依法只应赔偿直接物质损失,即按照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害赔偿,一般不包括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但经过调解,被告人有赔偿能力且愿意赔偿更大数额的,人民应当支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可以和民事诉讼合并处理。根据最高人民《关于人民刑事案件中严格执法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二条规定:“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申请参加刑事诉讼的,应当告知其在刑事判决中申请民事赔偿权的期限和方式,可以向人民提出民事诉讼,也可以在刑事判决中申请附带民事赔偿。”因此,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可以申请附带民事赔偿。如果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已经申请附带民事赔偿,在判决时就会一并作出民事赔偿的决定,即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法律依据:1.最高人民《关于人民刑事案件中严格执法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二条规定:“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申请参加刑事诉讼的,应当告知其在刑事判决中申请民事赔偿权的期限和方式,可以向人民提出民事诉讼,也可以在刑事判决中申请附带民事赔偿。”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判决书应当包括:(七)被告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在诉讼中申请附带民事赔偿的,人民应当在判决书中作出裁定或者判决。”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和民事诉讼的判决可以合并执行。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指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可以向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要求民事赔偿,而民事诉讼则是被害人直接向提起的诉讼。合并执行意味着在刑事案件判决生效后,民事赔偿可以直接执行,无需再次向提起诉讼。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认为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应当赔偿损失的,可以在刑事诉讼中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请求。”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有关法律规定民事赔偿应当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时,经判决认定其承担民事责任的被告人,受害人可以在立案后但未开庭审理前向人民提起民事诉讼。”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受到损害的,除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监护人、近亲属或者其他义务人承担赔偿责任外,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判决或者裁定生效后,执行民事诉讼请求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执行:……(四)在刑事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请求的,应当按照刑事判决或者裁定的规定执行。”因此,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和民事诉讼的判决可以合并执行,被害人可以在判决生效后直接执行民事赔偿。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依法只应赔偿直接物质损失,即按照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害赔偿,一般不包括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但经过调解,被告人有赔偿能力且愿意赔偿更大数额的,人民应当支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当刑事案件与民事纠纷有关联时,可以申请合并审理。合并审理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避免判决不一致的情况发生。但是,合并审理的具体条件和程序需要符合法定要求。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七条:刑事案件与民事纠纷有关联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申请合并审理。人民应当在刑事案件和民事诉讼案件受理后,及时组织联席会议,确定是否合并审理,并在判决书中作出说明。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七条:被害人请求刑事赔偿,在刑事诉讼中处理的,人民应当在一审宣判刑事判决时,同时宣判刑事赔偿的民事判决。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侵权行为人因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包括因保险合同等第三方责任而产生的费用、损失。以上法律依据说明,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可请求刑事赔偿,如果民事赔偿请求未得到满足,可以向人民提起民事诉讼。此时,被害人可以申请合并审理,使刑事案件和民事诉讼案件在同一判决书中作出,以便更好地保护被害益。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