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一篇名为《琐记》的文章揭示了他早年生活的深刻转变。当家道中落,社会的冷漠促使他选择了与封建主义决裂的道路,他的探索之旅由此开始。文章详细描绘了作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赴南京求学的经历,特别是对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批判,揭示了当时洋务运动下教育的诸多问题和艰难求知的过程。
鲁迅热切地接触了进化论,不顾长辈的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流露出他对真理的强烈渴望。这不仅仅是个体的成长故事,更深层次的是,它反映了作者对旧势力和文化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朝花夕拾》通过个人的生活点滴,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复杂面貌,超越了个人情感的局限,揭示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知识分子的深层思考。
鲁迅的写作手法独特,他不仅记录个人心路历程,还紧密关联着民族的未来。《琐记》不仅记录了作者的足迹,也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的行迹,使得这部作品超越了普通的回忆散文,成为了历史文献的珍贵资料。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