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称:《放鹭鸶·洁白虽堪爱》。本名:齐己。所处时代:唐代。出生地: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去世时间:约937。主要作品:《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远思》《和岷公送李评事往宜春》《蝴蝶》《卖松者》等。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腥膻不那何”的详细介绍:
一、《放鹭鸶·洁白虽堪爱》的全文 点此查看《放鹭鸶·洁白虽堪爱》的详细内容
洁白虽堪爱,腥膻不那何。
到头从所欲,还汝旧沧波。
二、齐己其他诗词
《落叶》、《早梅》、《落花》、《寓言》、《采莲曲》。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五一七教育网还为您提供以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腥膻不那何”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含义:在这首诗中,“腥膻不那何”表达了诗人对鹭鸶虽有洁白之美,但又有其腥膻之味的复杂情感,体现了诗人对事物的全面观察和深刻思考。
腥膻是什么意思
腥膻的意思就是指荤腥,亦指鱼肉类食物;现在也指肉类鱼类等食物散发出的难闻的气味,也就是俗话说的有腥气或是肉类或气味浓烈的食品。 腥:1.本指生肉,现指肉类鱼类等食物:荤~。2.鱼虾等的难闻的气味:放些料酒去去~。3.有腥气:这鱼做得有点~。膻:亦泛指臊气 [sheepy odor]蚊慕羊肉,羊...
腥膻怎么读 腥膻的含义
借指入侵的北方游牧民族:在古代文献中,腥膻有时也被用作借代,指代那些来自北方、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这些民族通常与中原农耕文明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因此“腥膻”一词也带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味。
腥膻怎么读
释义:1、牛、羊肉刺鼻的气味。2、肉食、荤菜。3、借指入侵的北方游牧民族。出处:1、晋·葛洪《抱朴子·明本》:“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为道者必入山林,诚欲远彼腥膻,而即此清浄也。”2、南朝·梁·沈约《需雅》诗之三:“终朝采之不盈掬,用拂腥羶和九谷。”3、《西游记》第七二回:“...
腥膻的详细解释
亦比喻人间丑恶污浊的现象。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为道者必入山林,诚欲远彼腥膻,而即此清浄也。” 南朝 梁 沈约 《需雅》诗之三:“终朝采之不盈掬,用拂腥羶和九谷。”《西游记》第七二回:“那长老闻了一闻,见那腥膻,不敢开口。” 清 唐孙华 《憎蝇》诗...
腥膻是什么意思
腥膻是形容动物、鱼类等肉类因长时间存放、而散发出的恶臭味。腥膻具有浓郁刺鼻的气味,会给人们的呼吸带来不适,也会影响食欲和食品质量。腥膻常常出现在鲜肉、鱼、虾、蟹、蛋类等食品或者是长时间未洗漱的人或物体上。那些吃肉的人或者是爱吃海鲜的人,需注意选购到新鲜的肉类或者是海鲜是保证自己...
膻的意思
膻的意思如下:膻的读音为shān。一、详细释义 1、指动物或食物因脂肪酸降解而散发出的味道或气味。通常用于描述具有浓烈、异味的气味,有时与腥味相近。2、比喻言行举止令人感到难以忍受或不雅观。二、组词 1、膻味:指具有浓烈、难闻的气味。2、腥膻:形容令人不悦的臭味。3、膻气:指动物或食物所...
“到头从所欲”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出处:该诗句是《放鹭鸶》一诗中的一句,全诗为“洁白虽堪爱,腥膻不那何。到头从所欲,还汝旧沧波。”表达了诗人对齐放鹭鸶回归自然的感慨。作者简介:齐己,唐朝晚期著名诗僧,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他的诗作风格独特,深受后人喜爱。
“洁白虽堪爱”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全文:《放鹭鸶》 中写到“洁白虽堪爱,腥膻不那何。到头从所欲,还汝旧沧波。”作者介绍:齐己,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这句诗以鹭鸶的洁白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隐含了对自由与归宿的深刻思考。
腥膻色 是什么意思?
腥膻色就是带有黄色淫秽,儿童不宜之类的意思。不腥膻色就是不含有这类内容的意思.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