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肠痈的引证解释 肠痈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肠痈的引证解释 肠痈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肠痈的引证解释是:⒈亦作“肠疸”。中医指阑尾炎。《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作“肠臃”。引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军吏李成苦欬,昼夜不寐,佗以为肠癕,与散两钱服之。”。

肠痈的引证解释是:⒈亦作“肠疸”。中医指阑尾炎。《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作“肠臃”。引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军吏李成苦欬,昼夜不寐,佗以为肠癕,与散两钱服之。”。 结构是:肠(左右结构)痈(半包围结构)。 注音是:ㄔㄤˊㄩㄥ。 拼音是:cháng yōng。

肠痈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1.亦作"肠癕"。2.中医指阑尾炎。

二、国语词典

中医指肠腔脓肿。可分为大肠痈及小肠痈,前者指急性阑尾炎,多因湿热、气滞、血瘀等留驻肠中,气血郁阻而引起。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局部性压痛和腹肌紧张等。

三、网络解释

肠痈科普中国肠痈,疾病名。痈疽之发肠部者。出《素问·厥论》。肠痈为外科常见急腹症,属急腹症范畴。多因饮食失节,暴怒忧思,跌扑奔走,使肠胃部运化功能失职,湿热邪毒内壅于肠而发。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之败血浊气壅遏于阑门而成。以持续伴有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肌紧张、反跳痛为特征。可发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居外科急腹症的首位。

关于肠痈的成语

养痈贻患  愁肠九回  吮痈舐痔  决疣溃痈  养痈成患  养痈遗患  

关于肠痈的词语

养痈致患  愁肠九回  吮痈舐痔  决痈溃疽  养痈成患  吮痈噬痔  养痈遗患  养痈自患  决疣溃痈  养痈自祸  

关于肠痈的造句

1、赵公子,赵神医,你不是连病人肚子里面的肠痈都可以取出来吗?我儿子的病你也一定能够治好的,是吧?  

2、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  

3、这就是葛大人身上犯病的肠痈吗!葛大人缺少这一节肠痈,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4、自从救活了那位肠痈病人之后,他的信心就大了许多。  

5、同蛇头、地龙头一起烧成灰后用酒服下,治小肠痈。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肠痈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