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币的拼音是:zhù bì。
祝币的注音是:ㄓㄨˋㄅ一ˋ。结构是:祝(左右结构)币(上下结构)。词语解释是: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玉帛。祝币[zhùbì]⒈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玉帛。引证解释是:⒈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玉帛。参见“祝币史辞”。引《清史稿·礼志五》:“隆恩殿大饗用祝币,其日燃明鐙,用牛一、羊二、尊四,帝、后同案位,设奉先制币一,羹饭脯醢器十八,饼果器六十五。”。网络解释是:祝币zhùbìㄓㄨˋㄅㄧˋ。7、综合释义是: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玉帛。《清史稿·礼志五》:“隆恩殿大饗用祝币,其日燃明鐙,用牛一、羊二、尊四,帝、后同案位,设奉先制币一,羹饭脯醢器十八,饼果器六十五。”参见“祝币史辞”。8、网友释义是:zhùbìㄓㄨˋㄅㄧˋ祝币(祝币)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玉帛。《清史稿·礼志五》:“隆恩殿大飨用祝币,其日燃明镫,用牛一、羊二、尊四,帝、后同案位,设奉先制币一,羹饭脯醢器十八,饼果器六十五。”参见“祝币史辞”。9、汉语大词典是: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玉帛。《清史稿·礼志五》:“隆恩殿大飨用祝币,其日燃明镫,用牛一、羊二、尊四,帝、后同案位,设奉先制币一,羹饭脯醢器十八,饼果器六十五。”参见“祝币史辞”。
祝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祝币详细内容】
⒈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玉帛。参见“祝币史辞”。引《清史稿·礼志五》:“隆恩殿大饗用祝币,其日燃明鐙,用牛一、羊二、尊四,帝、后同案位,设奉先制币一,羹饭脯醢器十八,饼果器六十五。”
二、综合释义
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玉帛。《清史稿·礼志五》:“隆恩殿大饗用祝币,其日燃明鐙,用牛一、羊二、尊四,帝、后同案位,设奉先制币一,羹饭脯醢器十八,饼果器六十五。”参见“祝币史辞”。
三、汉语大词典
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玉帛。《清史稿·礼志五》:“隆恩殿大飨用祝币,其日燃明镫,用牛一、羊二、尊四,帝、后同案位,设奉先制币一,羹饭脯醢器十八,饼果器六十五。”参见“祝币史辞”。
四、其他释义
1.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玉帛。
五、关于祝币的成语
六、关于祝币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