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粳米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粳米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粳米,中药材。为禾本科稻属植物稻(梗稻)Oryza sativa L.去壳的种仁。具有补气健脾,除烦渴,止泻痢的功效。主治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心烦口渴,泻下痢疾。

别名

白米、粳粟米、稻米、大米、硬米

性味归经

甘,平;归脾、胃、肺经。

功能

本品具有补气健脾、除烦渴、止泻痢的功效。

主治

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心烦口渴,泻下痢疾。

医家论述

1.《别录》:“主益气,止烦,止泄。”

2.《千金方》:“主心烦,断下痢,平胃气,长肌肉。”

3.《食疗本草》:“温中益气,补下元。”

4.《日华子》:“补中,壮筋骨,补肠胃。”

5.《本草衍义》:“平和五脏,补益胃气。”

6.《滇南本草》:“治一切诸虚百损,强筋壮骨,生津,明目,长智。”

7.《医学入门》:“止烦渴泄痢,强心志,益肾精,益肺气。”

8.《纲目》:“好颜色,解热,赤者益脾而白者益胃。”

9.《药性切用》:“补脾益肺,长气养血,添精助神。”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或水研取汁。

临床应用

药膳食疗:

五仁粳米粥:

功效:健胃破淤、润肠通便。适用于气血虚亏引起的习惯性便秘。若妇女产后血虚便秘可去桃仁。

原材料:芝麻仁、松子仁、胡桃仁、桃仁(去皮尖,炒)、甜杏仁各15g,粳米200g。

做法:将上述五仁混合碾碎,加入粳梗米共煮稀粥,可以加糖适量。

用法:每日早、晚服用1次。

配伍应用

1.治脾虚泄泻,不寐:粳米二合,茯苓末一两。(粳米)煮好,再下苓末一两,再煮烂食。(《寿世青编》茯苓粥)

2.治霍乱狂闷、烦渴、吐泻无度,气欲绝者:淡竹沥一合,粳米一合(炒,以水二盏同研,去滓取汁)。上二味,和匀顿服之。(《圣济总录》竹沥饮)

3.治上气咳嗽,胸膈伤痛,气喘:粳米二合,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以上桃仁和米煮粥,空腹食之。(《圣惠方》粳米桃仁粥)

4.治妊娠忽然下黄汁如胶,或如豆汁,胎动腹痛:粳米五升,黄芪六两。以水七升,煎取二升,分为四服。(《医学纲目》)

5.下乳汁:粳米、糯米各半合,莴苣子一合(淘净),生甘草半两。上研细,用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淬,分三服。(《济阴纲目》)

6.治食水芹中毒:用饧梗米、杏仁、乳饼煮粥,食一二碗,日三服。(《卫生易简方》)

使用禁忌

《食疗本草》:“新熟者动气,常食干饭,令人热中,唇口干;不可和苍耳之,令人卒心痛;不可与马肉同食之,发痼疾。”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