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仁丸,中医方剂名。泻下剂,润下,具有润肠通便之功效。主治津枯肠燥证。大便艰难,以及年老和产后血虚便秘,舌燥少津,脉细涩。
配方组成
方剂名五仁丸,出自元·《世医得效方》。桃仁半两(15克)、麸炒杏仁,去皮尖,一两(30克)、柏子仁一钱二分五厘(3.75克)、炒郁李仁一钱(3克)、松子仁一钱(3克) 陈皮另研末,四两(120克)。
功能作用
润肠通便。主治津枯肠燥症,症见大便艰难,舌燥少津,脉细涩。
方解
五仁丸有润肠通便之功,其中杏仁入肺、大肠经,滋肠燥、降肺气,而利大肠传导之职;桃仁入肝、大肠经,破血行瘀、润燥滑肠,主治血燥便秘;郁李仁入脾、大肠经,润肠通便,利水消肿;柏子仁甘主滋补,润可去枯,养心宁神;松子仁润五脏,专治大便虚秘;陈皮理气行滞,使气行则大肠得以运化;炼蜜为丸,更能助其润下之功。
本方最先载于宋·杨倓《杨氏家藏方》,名“滋肠五仁丸”,据载是“治老人及气血不足人、大肠闭滞、传导艰难”的效验方剂。原方将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郁李仁磨粉为膏,合陈皮末调匀,炼蜜为丸,食前米饮送服。现代以此制丸或煎汤服用居多。
现代研究
临床也见于治疗习惯性便秘、产后血虚便秘等病症,属于肠燥津枯者。实验研究表明有促进肠蠕动等作用。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