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蚕豆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蚕豆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蚕豆,中药材。为豆科巢菜属植物蚕豆Vicia faba L.的种子。具有健脾利水,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膈食,水肿,疮毒。

别名

佛豆、胡豆、南豆、马齿豆、竖豆、仙豆、寒豆、湾豆、夏豆、罗汉豆、川豆

性味归经

甘、微辛,平;归脾、胃经。

功能

本品具有健脾利水、解毒消肿的功效。

主治

膈食,水肿,疮毒。

医家论述

1.汪颖《食物本草》:“快胃,和脏腑。”

2.《本草从新》:“补中益气,涩精,实肠。”

3.《医林纂要》:“滑肠,利水。”

4.《福建药物志》:“健脾利水。主治脚气,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研末;或作食品。

外用:捣敷;或烧灰敷。

配伍应用

1.治膈食:蚕豆磨粉,红糖调食。(《指南方》)

2.治水胀:虫胡豆(有虫之胡豆)30-240g,炖牛肉服。(《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3.治水肿:蚕豆60g,冬瓜皮6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4.治癞痢禿疮:鲜蚕豆打如泥,涂疮上,干即换之。三五次即愈。如无鲜豆,即用干豆,浸胖打如泥敷之,干即换,数五次即愈。(《吉人集验方》)

5.治扑打及金刃伤,血出不止:蚕豆炒,去壳,取豆捣细和匀,蜡熔为膏,摊贴如神。(《串雅外编》假象皮膏)

6.治阴发背由阴转阳:甘草三钱,大蚕豆三十粒,水二碗,煮熟,取蚕豆去皮食,半日后即转阳。(《仙拈集》甘蚕豆)

7.治误吞铁针入腹:蚕豆同韭菜食之,针自大便同出。(《纲目》引《积善堂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