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葶苈子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葶苈子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葶苈子,中药材。为十字花科独行菜属植物葶苈Lepidium apetalum Willd.或播娘蒿属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Webb.ex Prantl的种子。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痰涎壅盛,喘息不得平卧,水肿,悬饮,胸腹积水,小便不利。

别名

丁历、大适、大室

性味归经

苦、辛,大寒;归肺、膀胱经。

功能

本品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

主治

1.痰涎壅盛,喘息不得平卧:本品苦降辛散,性寒清热,专泻肺中水饮及痰火而平喘咳。

2.水肿,悬饮,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本品泄肺气之壅闭而通调水道,利水消肿。

3.西医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大叶性肺炎、渗岀性胸膜炎、急性支气管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肺心病、肺脓疡等属于痰涎壅肺者。

相关方剂

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大陷胸丸(《伤寒论》)、必效散(《仁斋直指方论》)、华盖散(《圣济总录》)。

药理作用

两种葶苈子提取物,均有强心作用,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减慢,对衰弱的心脏可增加输出量,降低静脉压。尚有利尿作用。葶苈子中的苄基芥子油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酵母菌等20种真菌及数十种其他菌株均有抗菌作用。葶苈子在很低剂量,即可发挥显著的抗癌效果。

医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癥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

2.《名医别录》:“下膀胱水,伏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热痱痒,利小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5-10g;研末服,3-6g。

临床应用

1,治痰涎壅盛,喘息不得平卧,常配大枣以缓其性,如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还常配苏子、桑白皮、杏仁等共用。

2.治腹水肿满属湿热蕴阻者,配防己、椒目、大黄,即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

3.治结胸、胸水,腹水肿满,配杏仁、大黄、芒硝,即大陷胸丸(《伤寒论》)。

配伍应用

1.葶苈子配白芥子:葶苈子苦寒性降,专泻肺中水饮及痰火而平喘咳;白芥子辛温走散,长于温肺散寒,化痰利气。两药伍用,一寒一温,共奏泻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热痰壅肺,宣降失司之咳喘胸满,痰黄质黏等。

2.葶苈子配紫苏子:葶苈子苦寒性降,专泻肺中水饮及痰火而平喘咳;紫苏子辛温主降,长于降肺气,化痰涎。两药伍用,一寒一温,可增强降气化痰平喘之功。适用于热痰壅肺,宣降失司之咳喘胸满,痰黄质黏等。

3.葶苈子配防己:葶苈子苦寒性降,既泻肺平喘,又利水消肿;防己苦寒降利,既祛风止痛,又利水消肿。两药相合,利水消肿之力增强。适用于湿热蕴阻之腹水肿满者。

4.葶苈子配大黄:葶苈子苦寒性降,既泻肺平喘,又利水消肿;大黄苦寒泄降,既能泻下通便,又善导湿热外岀。两药相配,可增强苦寒降泻之力,攻逐痰浊、湿热之邪外出。适用于结胸、胸水及腹水肿满。

使用禁忌

肺虚喘咳,脾虚肿满者慎服,不宜久服。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