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旋钮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他打开收音机,拨动旋钮,直至调到一个脱口秀节目。
2、冠毛茸茸的顶部早已磨平,酷似保险箱的隆起球形旋钮。
3、一片强光在适当的时刻击在适当的感光器上,相当于老式小本钟后部旋钮的作用。
4、他可以毫不厌倦地花上几个钟头旋弄他收音机上的旋钮。
5、第二是需要考生做实验,如对螺旋测微器锁定旋钮的选择,实验中进行读数前需要固定卡位后方可读数。
6、把烤箱的电源接通,转动旋钮,完事大吉!
7、插入锁芯,使钥匙及旋钮转动顺畅。
8、温斯顿拧了个旋钮,声音便小了一点,可讲的话依然听得清。
9、此时,夜鸟鸣歇晨鸡啼,像是禽鸟的叫唤转动了光影的旋钮。
10、换挡旋钮后方则是一组驾驶相关的功能按键,包括自动启停系统和车辆稳定控制系统的开关键,以及多种驾驶模式的切换键。
11、带着从母亲处借来的现金,他买下了一套塑料成型机,开始制作用于黑白电视机转换频道的旋钮。
12、内衬结构:旋钮调节带塑混合内衬、一指键调节带塑混合内衬。
13、把旋钮拧到适当的定位挡上。
14、内饰面板采用仿碳纤维样式,同时空调面板造型及收放机旋钮造型也有小的改变。
15、这个旋钮只是用透明胶带固定住的。
16、放心使用,典型的旋钮为混响踏板。
17、而居住证专用门禁选择符合消防规定的电控锁,当火灾、断电等极端情况发生时,只需在门内轻扭电锁的旋钮即可出去。
18、通过旋钮调节热胶温度,出胶流量,调整方便,指示准确。
19、安装橱柜门上拉或旋钮涉及钻孔足够大,以适应通过旋钮螺丝。
20、有一个小小的在打开的调整偏差看到右上角有凸边的旋钮。
21、华商报记者试了试立柱旋钮,当立柱上没有任何负载时,松开螺丝,弹簧的力量将立柱“嘭”的弹上来,力量确实很大。
22、现在,我们搬进了高楼大厦,三室一厅一卫,不用出门,水龙头一拧,自来水就会哗哗流出来,将煤气灶的旋钮一拧,蓝色火苗就会冒起来,便可烧水做饭。
23、电源开关位于后盖一起交流入口,所有其他的旋钮和插孔都在前线。
24、给爷爷上三炷香,拉开床前的抽屉,抬起暗锁,扭开旋钮,只听叮地一声轻响,抽屉里弹出一个绸缎包裹。
25、建筑五金件杠杆式门拉手和旋钮装置要求和试验方法…
26、我面对的是一大堆旋钮、控制杆和开关。
27、根据所观看的立体图对的中心距离,离心旋钮让内部镜子向内偏或是向外偏。
28、旋钮,挂锁,门拉手,灯具和铜制成的可清洗分离后,他们相同的方式。
29、单色萤幕十分易读,按键式的拇指控制旋钮,能够方便地浏览节目与功能选单。
30、例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个音量调节旋钮,现在它已经无法再进行调节了。
31、他旋弄了一阵收音机的旋钮才找到了那个电台。
32、改变电压或是接地板与石墨层之间的距离都能改变传导率,“就像调节旋钮一样”,说。
33、通过旋转“手电筒”上的旋钮来控制他。
34、一开始他在台北附近生产黑白电视机的塑料调频旋钮。
35、可组装成三联体或二联体。其调压阀调压旋钮位置可锁定,防止了工作过程中的位置变动。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