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扬州一地老人撬锁持剑入园锻炼,幼儿园安全防线为何失守?

扬州一地老人撬锁持剑入园锻炼,幼儿园安全防线为何失守?

五一七教育网 2025-11-05
导读最近,江苏扬州一家幼儿园的操场上演了这样一幕:银发老人们气定神闲地舞动着长剑,而几步之遥处,幼小的孩子们正背着书包蹦跳入园,这幅看似和谐的“代际同乐图”,却让园外家长们忧心忡忡,这要是刺中孩子们怎么办?这些舞进幼儿园的长剑,首先划开的是校园安全管理的漏洞。按照国家规定,幼儿园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建立严格的出入登记制度。而在这起事件中,老人们不仅如入无人之境,甚至发展到撬锁入园的地步。这暴露出园方对安全制度的执行不力。要知道,幼儿园不是公园,它的门禁系统应该是守护孩子的第一道防线,如今这道防线却被

最近,江苏扬州一家幼儿园的操场上演了这样一幕:银发老人们气定神闲地舞动着长剑,而几步之遥处,幼小的孩子们正背着书包蹦跳入园,这幅看似和谐的“代际同乐图”,却让园外家长们忧心忡忡,这要是刺中孩子们怎么办?

这些舞进幼儿园的长剑,首先划开的是校园安全管理的漏洞。按照国家规定,幼儿园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建立严格的出入登记制度。而在这起事件中,老人们不仅如入无人之境,甚至发展到撬锁入园的地步。这暴露出园方对安全制度的执行不力。要知道,幼儿园不是公园,它的门禁系统应该是守护孩子的第一道防线,如今这道防线却被轻易突破。

从教育安全的角度看,陌生成年人携带器械进入幼儿活动区域,其风险不言而喻。孩子们的身高正好与舞动的剑端持平,他们的好奇天性可能会驱使其靠近观察。任何一次转身、一次后退,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更深远的是,这种随意的出入环境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心理安全感——当孩子们习惯见到陌生人在自己的游戏空间活动,他们对“边界”的认知将会产生怎样的偏差?

但简单地指责老人并不公平。这些执着晨练的老年人,何尝不是公共空间匮乏的“受害者”?他们选择幼儿园操场,很大程度上源于社区健身场所的严重不足。这是一个硬件缺失的问题,也是一个资源错配的困局——我们的城市规划中,是否为不同年龄群体都留下了足够的活动空间?

然而,理解不等于认同。老年人的健身需求应当被满足,但不能以牺牲儿童安全为代价。这就像我们不会因为医院走廊宽敞就在那里跳广场舞,不会因为银行大厅明亮就在那里打太极拳。每个特定场所都有其核心功能与安全等级,而幼儿园的安全等级理应是最高级别。

新闻报道中,社区说,这款操场是小区公共的,权属不清楚,他们可以协调,幼儿来了让老人走,意思是错峰使用。有媒体也提到,教育部有共享学校设施设备的文件规定。但幼儿园不能答应,因为这是幼儿园,不是高中那样的学生,必须立刻恢复严格的封闭管理,修复门禁系统,加强保安巡查。这并非不近人情,而是履行教育机构的基本职责,执行最高等级保护。同时,社区需要为老人寻找合适的替代场地,比如协调周边公园的开放时间,或者改造闲置空间为健身区域。

从更深层次看,这场冲突揭示了当下教育环境面临的复杂挑战。学校不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而是身处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这意味着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懂教学,还要具备风险识别和危机处理能力。幼儿园园长和老师的安全意识,需要与时俱进,能够预判各种潜在风险。

家长的担忧绝非小题大做。每次接送孩子时目睹剑光闪动,都会加深他们对校园安全的不信任感。教育本应是让家长放心托付的事业,这种信任的建立需要日积月累,却可能因一次安全管理失误而崩塌。

从根本上说,这场“操场之争”是一次基层治理能力的测试。它要求管理者在坚守安全底线与体现人文关怀之间找到平衡点。老年人的剑可以继续舞,但应该在专属于他们的舞台;孩子们的笑声应该回荡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中。

(图源网络,侵联删)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